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章:具像--心结 (第1/3页)
“每一顿饭,都是人这辈子难得的空闲时间,小云,吃得那么快做什么?” 仿佛穿透尘封记忆的一句话令云兮周身猛地一震,而后,她缓缓睁开双眼。 眼前是一个餐厅,她一直记得这里。 这里是扬州街角一家专做西瓜鸡的饭店。 此时临近下午,店里客人很少,只有自己这一桌。 云兮怔怔地看着对面满脸阳光笑意,细嚼慢咽的男子,小嘴微微颤抖,半晌,低头看着自己面前摆着的西瓜鸡,沉默着……而后,仿佛梦呓一般,喃喃地道:“吃快点,别拖拖拉拉的,我们还有要紧事要做。” 一如记忆中的对话。 而那段记忆随着这句话打开了尘封的大门。 这名男子,是云兮生命中除了创造自己的杜菁云之外最重要的人。 他名叫李羽。 他是一名支教教师,大学毕业后,怀着崇高的理想,贯彻毛主席的理念,独身一人前往西南边陲支教,他有着非常阳光的笑容,每当他笑起来时,仿佛这片山沟都亮了起来。 那时的云兮,十二岁。创造自己的‘母亲’杜菁云因为创造出杜云,也就是凌云,已经身殒,凌云的养父凌天河一门心思都在照料只能躺在培养缸中慢慢成形的凌云。 杜菁云在临走之前,和云兮谈了很久的话,让她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尽管那时的她,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却已背负了常人难以想象之重。 一开始,她并不想按她说的去做,她只想自由自在地活着。 那时的她经常跑到山下,和村里的孩子们玩,李羽很快就注意到这个仿佛山中精灵一般的小姑娘。 也许是出于好奇,也许是出于对她的喜爱…… 可能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抵抗一位年方十二,却出落得如同精致小仙女一般的小姑娘吧,总之,他很关照她,在听了云兮编造出来七分谎言三分真话的家庭背景之后,李羽义无返顾地担起了照顾云兮的责任。 一个没有父亲,母亲刚刚过世不久的小仙女,是何等令人怜惜的一件事。 一开始,云兮把李羽当成一个笑起来很好看的大哥哥,慢慢地,随着年岁渐长,她心里渐渐萌生了另一种悸动。 她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已经爱上了这个大哥哥。 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她将所有的一切,除了一些不能让人知道的事之外,都告诉了他。 她永远记得那个怀抱。 很温暖也很安心。 然后,他也告诉了她一个秘密,只属于他们之间的秘密。 他小时候曾失足落水,被洪水冲走,被人找到时,已经死亡,拉回家中之后,原本家里已经cao办丧事了,他又奇迹一般活了过来,从那之后,他就拥有一些匪夷所思的能力。 其中一项最神奇的能力就是预知。 这种预知并不是真正的预言或者是可以提前观测未来,而是灵觉经常会有一种闪光。 在大学毕业之前,他就总感觉到,自己应该去西南边陲一趟,那边有个很重要的人在等着自己。 他遵循着这个预知,毕业之后就来到了西南边陲,然后,他在看到云兮的第一眼时,那种闪光就格外活跃。 他笑着说,在看到你时,我就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再之后,杜菁云位于山中的秘密研究室不知为何暴露了,凌天河在云兮的掩护下,带着已经成长为婴儿的凌云逃离,自此隐姓埋名,而云兮,则编了另一个善意的谎言,她告诉李羽,说自己也拥有一些非常特殊的能力,因为这个能力,可能会被抓去研究。 于是,李羽带着她逃离了那里。 自此之后,两人就相伴浪迹天涯。 直到两年后,云兮终于懂事了,也明白了自己身上背负之重,从那之后,她活着的唯一目标就是完成杜菁云交待给自己的任务,她将这一切都告诉了李羽。 李羽笑着说:“其实我一直在等你说出你心底的话,既然是拯救世界这么伟大的任务,那就让我们共同去完成吧!让后人永远铭记我们!” 尘封的记忆随着复苏而在颤抖,云兮却陡然有种很诡异的感觉,当再度回首时,发现…… 自己似乎忽视了很多东西! 很多不合常理的东西! 在过去,随着李羽的死去,她将那一切都尘封了起来,不让自己再去想那些美好的过往。 认定的美好,总会忽视一切不合常理的事。这就是常人所说,恋爱中的女人智商为负数的原因所在。 就算是云兮这种智比天高的人物也不能免俗。 但是,随着云兮生命烙印的觉醒,此时的她,已经能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的这段尘封过往了。 他的出现,太过巧合! 就在杜菁云身殒的第五天,他就出现了。 研究所暴露的日子,也太过巧合。 恰巧在凌云能够彻底摆脱培养缸的第二天,源所的人就来了。 两人一起的那几年,倒是没什么问题,唯一奇怪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他从未当自己的面联系过他的家人。 第二件,两人从来都是分房睡。 或许,是因为他根本没有家人?或许是因为他是个真正的正人君子,正如他所说,一切都留给结婚那一天? 云兮默默地抬头,思绪已经不再如刚才那般激荡,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李羽拿过纸巾擦了擦手,又继续慢条斯理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笑着道:“知道吗?小云,其实,我很珍惜这短暂的时光,因为,未来我们可能没机会再像这么坐着安静地吃顿东西了。” “你预知到了什么?” 李羽吃东西的动作微微一顿,随即笑道:“不是预知到了什么,而是从我们下了那个决定之后,未来可不再像现在这么清闲了。想再像这样吃顿饭,不就是一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