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六章 前奏 (第1/2页)
魏帝眯着眼睛,将信上的内容仔细看完,那字估计也就比蚂蚁大一点,因为要在不足巴掌四分之一大小的纸上把字写大,注定是不现实的。 全文不足百余字,可却简明扼要的展示了所有信息内容。 “柳初他们是不是卡在赤月和紫火两个部族上了?”魏帝问道。 “根据前线来的消息,的确是的。”陆正宣点了点头。 “告诉他们,强攻吧,朕给他们一天的时间,把这两个部族……”魏帝说到这,略微停顿了一下,似是在思索。 “如果不肯归降,就把这两个部族灭了,老人、女人和孩子留下,男人如果反抗,遇到就杀。”魏帝沉声说道。 “是!”陆正宣应了一声,同时感觉到魏帝心中似乎有些着急的样子。 “你去把秋子墨找来,让他把朕的命令带给柳初,这样相对来说快一点,也安全一点。”魏帝说道。 “是!”陆正宣躬身退了下去。 “陛下,杜大人来了。” 陆正宣才退下去没多久,魏无限就进来禀告,杜俊达来了。 “让他进来吧。”魏帝摆了摆手。 不一会儿,杜俊达就拎着一篮子东西进来了。 “这是?”魏帝有些疑惑的指着杜俊达手中的那一篮子东西。 “陛下,兴办私塾颇有成效,十月姑娘也把这事办的很漂亮,有吕先生和何大人从旁协助,一点问题都没有。”杜俊达似乎要说一些和私塾有关的事。 年前,关于私塾的事,也是全面落实到位,这可能算是自天地环境大变后,魏国国内唯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了吧。 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能上学了,不管是穷人和富人,早期都能享受到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那这事好事啊,这些又是什么东西?”魏帝再次指了指杜俊达篮子内的东西。 “这是,各地的旧勋贵,以及当地豪绅,联名上奏上来的东西。” “一共涉及到三百多个县城,臣也只是带来了一小部分。”杜俊达说道。 “联名上奏?什么意思?他们要奏什么?”魏帝微微蹙眉。 “取消这种模式的私塾。”杜俊达咬着牙说道。 “为何?”魏帝露出一丝怒意。 “他们觉得,这样做,会让国库出现负担,而且对他们自己的孩子不公平。” “他们觉得,私塾本来就是一门生意,有钱的才能去上学。”杜俊达说道。 “他们这是什么思想?”魏帝顿时龙颜大怒。 “臣以为,有人在做局,臣看了一些其中的内容,似乎涉及到了一些大臣。”杜俊达深吸一口气。 “你是谁,有人故意和朕作对?要打乱朕的布局和安排?”魏帝问道。 “臣就怕真有人在这事上面做文章。” “毕竟,那些穷人不用出的钱,是从国库里出的,有人会以损耗国家实力为由,做一些文章。”杜俊达说道。 “你特么没告诉他们,这些钱,是从柳家军中克扣出来的?是将士们自愿减了粮饷,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了私塾中去?”魏帝震怒,猛地拍了下桌子。 “这……一些人并不知晓。”杜俊达说道。 “所以你得跟他们说啊!” “凭什么要让柳家军默默无闻受了委屈还没人知道?”魏帝呵斥道。 当时兴办私塾的时候,就因为资金的问题,产生了很多难处,结果是柳家军带头,然后各地军队纷纷效仿,减了自己的粮饷,把省下来的钱投入到了私塾中。 一个人只是贡献一个铜板的粮饷,似乎微不足道,可如果魏国数百万大军每人贡献一个铜板的粮饷,那可是一笔巨款! “马上昭告天下,告诉所有人,办私塾免费供孩子们上学的钱是哪来的!立刻,马上,赶紧!”魏帝一连说了三个催促词。 “是是是!”杜俊达不敢耽搁,立刻退下去拟旨。 杜俊达离开没多久后,何布也来了九极殿。 何布如今隐隐有成为文官之首的趋势,这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把太子也教育的漂漂亮亮的。 如今,太子陈孝明处理起一些小事来,已经是游刃有余。 魏国地方上分州、府、郡、县、村五个等级,现如今,郡级以下申报上来的奏折,魏帝都是直接交给太子来处理的,足见魏帝对太子能力的肯定。 “陛下,最近出现了一些不太好的声音,文官中,有人说陛下身体不行了,所以才把越来越多的事情交给太子处理。” “现如今,一些文官已经纠集在一起,他们有意朝太子靠拢。”何布说道。 “哦?哪些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