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女皇之路_第344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第2/2页)

保护着各自主家四散逃跑了。

    任雅相和王玄策的兵马原本就不多,也就没有追击那些逃跑的吐蕃贵族,只是控制了噶尔氏一族,然后就向长安报了捷,等待后续部队来接管逻些城。

    至于禄东赞父子,毫无悬念地被苏定方和薛仁贵两人的兵马在多玛城给堵了个正着,禄东赞死在军中,噶尔钦陵被俘。

    只有吐蕃的小赞普芒松芒赞和政赞藏顿竟然不知所踪了,这让留在多玛城准备再干一票的苏大将军十分郁闷。

    吴诩目前只知道武敏之既然已经完成任务回来了,那么薛仁贵估计也已经进驻逻些城了,就是不知道李三郎能不能赶在中秋之前把芒松芒赞抓回来献俘……

    武敏之显然对唐军捕获芒松芒赞非常有信心,只道:侄儿返回长安的时候,李相公已经查获了芒松芒赞的去向,相信不用多久就能抓到他……

    吴诩一听这话不由为吐蕃小赞普默哀了一分钟:被李三郎惦记上的人,一般都会死得很惨……

    君不见当年人见人怵,连李小九都要让其三分的褚遂良,先是被贬到湖南,再被贬到岭南,最后是被贬到了越南吧?

    连死都死不回故土,啧啧,想起来也怪可怜的!

    两人一直说打仗的事,杨氏在旁听得十分不耐烦,可又不能像前几次那样回避道偏殿去,让大郎在他眼皮子底下溜掉!

    今天,她可是一定要让天后逼着大郎给她一个准话才行!

    吴诩其实早看到杨氏频频向她使眼色了,等问完了吐蕃的情况,她就咳了一声,对武敏之道:大郎今年也该有二十五岁了吧……

    此言一出,武敏之立刻就抬头看了他家祖母一眼。

    果然看到杨氏一副虎视眈眈的模样,武敏之的脸色立刻黑了。

    可是,天后的问话怎么能避而不答呢?

    武敏之只得点头道:回姑母,侄儿今年确实是二十五了……

    年纪的确不小了啊……吴诩叹了一句,这年纪就是放在晚婚晚育的现代,也不小了,难怪杨氏会这么着急呢!

    你这孩子,就算要学霍去病,也不不用全盘照学吧?

    什么‘胡虏未灭,何以家为’这种扯淡的事,怎么能发生在武大郎身上呢?

    等李相他们凯旋班师,姑母就给找个好娘子……

    此话一出,当事人没什么反应,武mama可乐坏了,当即对着吴诩连连道谢。

    有华娘你这句话,阿娘我死而无怨了!

    吴诩不由满头黑线,哭笑不得道:阿娘你这是什么话,大郎好歹也是我的侄儿,咱们武氏的香火传承还不是要靠他?

    正说话间,殿外有通报说天皇大帝回宫了。

    杨氏和武敏之忙起身迎驾。

    李小九陛下这几日病情稍好了些,就开始渐渐接管一些朝政,同时指导李弘、李贤两兄弟理政。

    今天他本来是在含元殿听政的,结果在朝上受到李三郎传来的报捷则子,哪还有心思听那些琐碎的庶政,当即让一般文武把要紧则子都交到东宫去,自己则兴冲冲地赶回紫宸殿,想跟吴诩分享一下喜悦。

    不想,李小九陛下一进紫宸殿的大门,首先就看到武敏之的那张招牌冷脸,他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

    难道阿武已经知道了芒松芒赞被俘的消息了?

    都是一家人,不必拘礼~~~~李小九陛下面上不动声色,一摆手让杨氏和武敏之坐回原位,然后大步走到吴诩身边坐下。

    你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吴诩对于李小九陛下的出现表示十分不解。

    李治看吴诩似乎还不知道最新消息的样子,忙道:我得到消息,吐蕃赞普已经被苏定方军捕获了……

    真的?!吴诩果然十分惊喜,情不自禁抓住李小九的手使劲捏。

    千真万确,李三不久就要带兵回长安献俘了~~~~李小九陛下说到这里,若有所思地瞟了下座的武敏之一眼。

    说来,这次平吐蕃大郎居功甚伟,朕已经让政事堂拟诏,升大郎为右金吾卫大将军……

    这旨意倒是跟吴诩预想得差不多,杨氏又是一阵感激涕零的谢恩。

    末将谢主隆恩!武敏之还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摸样。

    李小九陛下是最见不得武家小子这副样子了,可又奈何不了对方,谁让人是阿武最心疼的侄子呢!

    李小九陛下看看杨氏,忽然眼珠子一转,露出一个堪称慈祥的笑容来:说来,大郎今年也该二十五岁了吧……

    三人听到李小九陛下这话,都露出古怪的神色。

    作者有话要说:武表哥要娶妻了,然后就轮到太子哥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