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第2/2页)
妃见徐昭容和二十二娘都这么谨慎小心,也都守好门户,不敢随意打听消息了——这无形中倒是帮了王皇后一个大忙。 而与王皇后相对的,萧贵妃则是希望局势能乱起来。 虽然萧贵妃的探子没能从行宫带来什么消息,她却从王皇后宫中的细作那里到了两位相公先后进宫的事。萧氏也有人随驾道行宫的,很快也传来了大水冲毁宫殿的情报。 只是,在李小九陛下刻意安排下,所有传到长安的情报里都没有关于圣驾安危的那部分。 圣人的生死竟然一点消息也没有吗?萧贵妃神经质地撕扯着臂上的披帛,姣好的容颜竟然变得有些狰狞。 她的心腹宫人跪在榻上,连头也不敢抬,低声道:娘子不要慌,圣人乃是天子,应该不会…… 废话!圣人怎么可能会被大水……萧贵妃自己都说不出那个字来,只能烦躁地在榻上来回走动。 难道真的没有进一步消息了? 回禀娘子,皇后已经下令各宫禁足,婢子也没办法再出去打探了……心腹同志表示很无奈。 好了,你先下去吧!萧贵妃也没办法了,只能把人挥退再说。 一旁的杨尚宫这时开口道:娘子不要急,老奴看着这事透着古怪,娘子须静观其变才是…… 尚宫别说风凉话了,事到如今本宫哪里还能静观其变啊! 一旦太子即位,本宫和素节就是死路一条了! 以前王皇后没有儿子,那圣人一死,鹿死谁手还未必可知! 如今,皇后有了个太子做养子,没有圣人,她就是铁板钉钉的太后了!
那她有再多的儿子又有什么用? 没了皇帝陛下的庇佑,她们这些宠妃就是有通天的本事也只能等着被皇后收拾了。 想想当年的戚夫人吧…… 就算王皇后没有吕后那样残虐,也绝不会让她有好日子过的! 萧贵妃的慌乱可想而知。 杨尚宫却老神在在道:娘子且听老奴一言…… 圣人若是果真在行宫驾崩了,这消息绝不会这么快传到长安的! 萧贵妃闻言,不由奇道:这是何故? 娘子难道忘了先帝之事?李二陛下就是死在行宫的,但随行的辅政大臣秘不发丧,先派褚遂良进京解了李绩的官职,调集了禁卫道行宫护送太子先回长安,这才宣布丧讯的。 如果李小九陛下果真遭到不测,也应该循先帝之例,秘不发丧! 怎么可能让圣人下落不明这种扰乱人心的消息传到长安呢?! 萧贵妃一想也对,便对杨尚宫道:依尚宫的意思,圣人应该是安然无恙咯~~那怎么会有这样骇人听闻的消息传来呢? 杨尚宫道:这也正是老奴不解的地方…… 不但圣人的生死不明,连几位相公的死活也不知,这委实有些奇怪了! 萧贵妃闻言,略一沉吟,道:本宫就依尚宫之言,先静观其变吧…… 说完,她有补充了一句,本宫还是不放心四郎,尚宫想想法子,把他接回延嘉殿再说…… 娘子放心,老奴定不辱使命……杨尚宫忙应了,快步出门想办法去了。 长安这边暗波汹涌,行宫那里倒是万众一心在做一件事,就是赈灾。 这次山洪暴发,不但行宫损失惨重,连挨着行宫的几个村子都遭了殃。 死伤的三千多人里起码一半是村子里的普通百姓。 李小九陛下在灾害次日就跟着几位相公亲自去了几个村落视察,对受灾群众进行了亲切慰问,并保证会关注灾后重建工作,还表示行宫附近的几个县都可以免除一年的赋税。此外,每户受灾的农户都领到李小九陛下私人给予的金铢布帛等物作为慰问品。 这样李小九陛下在百姓们心目中那高高在上的形象立刻变得生动立体起来…… 吴诩本来也想跟着去的,结果武mama死活不让她去,生怕她到处乱跑,把孩子给弄没了! 阿娘你担心什么呀?我身体好着呢~~~~吴诩哭笑不得地端坐在榻上,对杨氏道:圣人去慰问百姓,我身为圣人的妃子,自然也该尽自己的责任…… 杨氏被吴诩这话给气乐了,你一个妃子,该尽什么责任?难道不是生育皇子么?固宠才是王道啊! 说到这里,杨氏有意无意地看了一旁的武顺一眼,继续道:华娘啊,别看圣人现在宠着你,这宫中还不知有多少人等着抢你的位子呢,你可不许大意啊!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来电了,内牛满面t^t 上章的乱码已经修改好了,现在等待解锁,亲们稍安勿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