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0章 (第1/2页)
第十二章蛰伏18 王皇后的脸色实在难看,让人不敢直视。【】 魏国夫人不明就里,扶着王皇后,低声询问道:娘子? 王皇后忙收敛了情绪,对那侍女道:起来,去打听一下,哪小院里住的是什么人………… 跪着的侍女忙磕头领命,起身急急走了………… 剩下的三个侍女连大气也不敢喘,眼观鼻鼻观心地垂首立在一侧。 王皇后已经有些静不下心来立在树下观景了,她恨不得把园子里的那些花草统统肆虐一遍,以发泄心中的烦懑………… 但良好的世家教养让她不得不冷静下来,不做出任何有损身份的举动来………… 魏国夫人见女儿心事重重,又不肯说出原因,只能旁敲侧击起来。 娘子莫不是为了那个小院里住的人而烦恼? 王皇后闻言,微微蹙眉,半晌无语,最后才犹豫着轻道:若本宫没有猜错,那小院里住的人应该是先帝身边的一个……机要宫人…… 只是一个宫人?魏国夫人闻言也皱起了眉头,以她的阅历,其实已经看出女儿的异样与那小院里的女人有关,而且她原本猜测那个女人也许身份相当不同——否则怎么可能独居一院,连圣人娘子来了,都可以不出来拜见呢………… 可没想到那人的身份这么低贱,不过是一个宫人而已! 即使她以前是先帝身边的机要宫人,在先帝面前有些体面,可今时不同往日,娘子有什么好忌惮的?! 魏国夫人这样想着,也这样说了。 娘子如今才是太极宫的主人,那不过是一个先帝宫婢,进了这感业寺算是万事俱休了。娘子有什么好在意的? 王皇后闻言不禁摇摇头,叹道:夫人不懂,她并不是普通宫婢,本宫也不是忌惮她……只是……唉! 娘子……莫不是此女与圣人有甚纠葛?魏国夫人见王皇后的神色,似有所悟。 王皇后闻言迟疑了一下,仍然摇摇头………… 武才人与李治的相交是非常光明正大的,不算是什么阴私之事,说到底,他们的关系起源于十九娘,也止于十九娘…… 十九娘在时,武才人于李治有半师之谊。 后来,武才人被贬谪为御前侍女,也曾以甘露殿女官的身份协助过李治处理政务…… 要说两人有没有私情,从王皇后所得的所有情报来看,两人的关系十分清白,连暧昧也少得可怜…… 但王皇后就是有种奇怪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女人的第六感吧,她就是能感到她的夫君对待武才人是特别不同的! 这种感情不同于对待周尚仪她们那样敬重,也不同于对待萧淑妃她们那些妃妾那样爱怜…… 她曾经无意中瞧见过两人相对的情景…… 两人就是像平常知己好友一样,嬉笑怒骂,无所顾忌! 那时的李治整个人像是……去掉了一层面具一样,是她从未见过的一种面目! 不再是外界说得那样温文尔雅,柔和可亲的皇子; 也不是对待她这个妻子那样循规蹈矩,相敬如宾的郎君; 更不是对待萧淑妃那样予取予求,流于表面的宠溺的主君; 这大约那才是圣人的真面目吧! 最让王氏惊讶的是,武才人对李治也没有丝毫敬畏,仿佛对一个皇子/太子呼呼喝喝只是平常事! 王氏对武才人这种轻慢待上的态度颇为不喜,同时也对李治竟然这样纵容一个侍人的表示不忿! 但对两人相处时的那种和谐气氛,却有一种说不出羡慕! 先帝也曾善待高祖时的婕妤,将其留在宫中赡养。 李小九陛下如果想留下武才人,根本连借口都不用找——因为,那时的武才人只是一名宫人,圣人只要一句话就能让她留在宫里。 但是,王氏是不能容忍这种事的发生的。 所以,在先帝新亡,王氏奉诏清理后宫妃妾的时候,她特地向褚遂良夫人提了武才人的事………… 宫人和才人,只是一字之差,可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武才人被送出宫后,圣人一直忙于政务,要么是忙着平衡朝中势力,见朝臣、见元勋、见宗亲…… 要么就是没日没夜处理天灾事务,永微元年的年景实在太差,除了晋州接连几次地震之外,雍州春旱,绛州、同州等九州或是遭遇旱灾或是遭遇蝗灾,而齐州、定州等十六州入夏之后暴雨不断,恐怕将成水患………… 李治上位以来,几乎就没怎么回过后宫,自然也一直没提起过有关武才人的事。 王皇后当时见李治对武才人出宫为尼的事一直无动于衷,甚至连暗地里都不曾派人去寻访,便放了心。 只道是她对两人的关系多心了………… 而那时,后宫的情势诡谲,萧妃进位淑妃,一家独大,已经威胁到了她皇后的地位,她也只能把全副精力都放在了对付萧淑妃的身上………… 与武才人的事相比,铲除萧淑妃才是她的当务之急! 只可叹,她无子无女,实在难以与拥有三个孩子的萧淑妃抗衡。 即使她母亲魏国夫人为她筹划收养大郎的事,只要萧淑妃得宠一天,她就随时要担心自己会有被萧淑妃取而代之的一天………… 她的活路只有两条:要么生下嫡子——女儿都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