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第2/2页)
开东宫前王皇后对他说的话,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开口:圣人,韦婕妤已逝,不知二娘该如何安置? 这次,年轻的圣人终于抬起了头,他黝黑的眸子静静地盯着王内侍,嘴角嚼笑,轻声问道:王翁,是不是皇后说了什么? 青年的嗓音很温柔,笑容也称得上和煦。 可在宫中沉浮多年的王内侍,竟然感到一阵寒意,从脚底窜到了头顶…… 他连矫饰的勇气没有了,老老实实地把王皇后说的话说了一遍。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都是没孩子闹的。 王皇后无子女,而二娘如今没娘了…… 所以,王皇后想要把二娘抱去养。 这个要求很正当,甚至不用特地向皇帝报备…… 李治听完王内侍的话后,只是微微挑起眉,也不说许或是不许,只是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关于二娘……朕其实比较想知道韦婕妤是怎么想的…… 王内侍闻言不由打了一个寒战。 说到底,韦婕妤的死跟王皇后脱不了关系。 那天,有那么多人看到,韦婕妤是因为被皇后推倒才磕破头的…… 如果,韦婕妤一死,皇后就急吼吼的把她的孩子要过去了,别人会怎么想呢? 大概会怀疑那次事故其实不是意外…… 会想皇后其实早有预谋要舍弃掉韦婕妤了…… 会想到杀母夺女什么的…… ……………… 那样一来,皇后的名声可就毁了! 对于最重名声的世家女来说,毁她的名声,比杀了她还要狠。 王内侍实在不敢想象皇后听到了某些流言后,会引发怎么样的后果,他只能心中暗暗抹汗,回道:老奴斗胆,觉得娘子之议不大妥当……
哦?李治倒是没想到王内侍会这么说。 于是,他故意道:宫中所有皇子皇女都是皇后的孩子……而皇后至今无嗣,二娘生母已逝,抱给皇后养,不是正好吗? 王内侍的汗都快滴下来了,心想圣人你这是要闹哪样啊o(╯□╰)o 李小九陛下大概看够了王内侍的窘态,于是笑着立起身,背着手踱到王内侍跟前,笑道:其实朕觉得王翁说得也很有道理…… 皇后毕竟没有孩子,没有育儿经验,又怎么能照顾好二娘呢?!说到这里,李治脸上的笑容变得有些讽刺。 他想到他曾经有个小公主,就是在王氏的照顾下夭折掉的…… 朕……再也不想看到她重蹈覆辙了! 王内侍闻言,连大气也不敢喘。 他怎么可能不清楚当初东宫小大娘的事呢…… 那是圣人最喜欢的孩子,结果在当时还是太子妃的手里,不明不白夭折了…… 这件事是圣人心里的一根刺啊! 那圣人看,把二娘交给谁抚养比较好呢? 王翁觉得呢?李治不答反问。 王内侍哪敢回答这个问题,可又不能不吭声,于是把东宫现有的妃妾都数了一遍:萧妃生养了大娘,带女儿有经验…… 刘美人育有大郎,将大郎养得很好…… 郑美人也曾养育过小公主…… ………… 青年听完王内侍一通细数,略一沉吟,就做出了决定:朕想,还是把二娘送去东边院子吧…… 东院是萧妃的住所。 王内侍闻言一愣,他想过圣人可能会把二娘交给刘美人或者郑美人养,就是没想过他会把二娘交给萧妃…… 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二娘的生母韦婕妤与萧妃一向不和,她的孩子交给情敌养,真的没问题吗? 二是,萧妃刚刚生下四郎不久,如今已有一个女儿一个儿子了,如果再收养一个女儿,哪有那么多精力呢? 但李治显然对这两点根本不担心。 就这么定了。二娘日后就记在萧妃名下吧……李治一挥手就事情给定了,让王内侍立刻去东宫,把二娘的一应物品都搬到萧妃的院子去…… 谨遵命…… 李小九陛下比较喜欢小公主这件事,几乎是宫中公开的秘密,如今宫中惟二的两个小公主都成了萧妃的女儿,要命的是她还有一个儿子! 王内侍几乎可以想象出,这道旨意一下,萧妃的气焰将升到多高一个程度! 皇后的日子是越发难过了…… 王内侍暗叹着离开了两仪殿。 李治又开始细看已经翻了一半的则子,这是一份礼部呈上来的则子,内容是要求政府部门改名称,所有带‘治’字的都要改,用以避讳新帝的名讳。 这是一个信号。 是老臣们表示要向新帝臣服的试探信号。 非常好! 作者有话要说:小九儿要加油哦,赶紧站稳脚跟去救你家吃货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