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547、一发入魂 (第1/2页)
“东风光学usb雷达跟踪正常。” “渭南雷达跟踪正常。” “青岛雷达跟踪正常。” “长江三号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 随着一处处设在陆地和海洋的观测点陆续向指挥控制中心传递观测报告,万户一号运载火箭已经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地飞出了国境,进入到了太平洋上空。 坐在指挥控制中心观礼席上的伊万诺维奇此时无心去欣赏和对比中国航天同行的专业水平,因为他全部的目光都凝聚在了那几面挂在墙上的大屏幕中。 其中一面屏幕是箭载相机拍摄的图像,拍的非常清晰,不仅能看到火箭拖着不断喷火的尾巴穿透云层的景象,还能看到云层中的水汽凝结成一颗颗小水珠,滴落在镜头上。 此外,图像下方显示的几组数字正在不断的跳动,火箭的飞行速度、高度、经纬度变化都精确的呈现在了画面之中。 还有一组图像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面光学测量团队手动跟踪拍摄的,这非常考验设备cao作员的手艺,难度就好比普通人打开手机,利用几十倍的变焦拍摄远处的运动物体,如果手稍微一抖,可能就会让整个画面消失不见,更别提要做到持续稳定的跟踪拍摄了。 好在酒泉基地的工作人员久经考验,手一个比一个稳,处于加速上升阶段的万户一号始终被他们牢牢的捕捉在画面里。 透过画面能看到,这枚火箭犹如划过天际的流星一般,拖着长长的尾巴,璀璨而又炫目。 另外还有一组动画模拟飞行图像,通过大量的计算机运算绘出了一条呈曲线的火箭实时飞行轨迹。 几面屏幕中显示的图像,还有地面观测站汇报的结果,都表明火箭飞行一切正常。 但这还远远不够,只是证明了这枚火箭成功的飞起来了,且正常飞行了几十秒。距离取得业界公认的成功,这枚火箭还需要经历十余分钟的考验。 望着屏幕中不断远行的万户一号,昨天还在酒桌上兴奋地跟夏景行描绘复兴航天未来美好蓝图的伊万诺维奇此时颇有一种口干舌燥的感觉。 正如夏景行需要在愈发火热的民营航天赛道中彰显复兴航天的存在一样,这名乌克兰航天老专家也需要一枚成功发射的火箭来为自己焕发第二春的航天事业博取一个漂亮的开局。 但此时火箭已经升空几十秒了,很显然,他这会儿并不能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安静的等待结果。 坐在老头身旁的李泽湘和王韬同样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中的火箭,两人都没说话,一颗心全都系在了升空的这枚小火箭身上。 航空航天事业群能不能一战成名,同时伸手向集团索要更多发展经费,就看这一把了。 …… 看着火箭逐渐消失在天际,室外观礼台的一群嘉宾彻底炸开锅了。 “卧槽,一次就发射成功了吗?” “还早的很,还要看后续的火箭分离、星箭分离、卫星入轨等环节是否都顺利完成。” “应该没什么问题,夏总这人从来不打没准备的仗。” “就是,绝对一发入魂!” …… 一群企业家不知道是真的不懂行,还是在拍夏总的马屁,对火箭升空的后续环节都显得非常的乐观。 两相比较,外国记者则显得非常的淡定,不管火箭发射成功与否,都不影响他们编撰新闻。 因为他们早就准备好了两套新闻标题——戴伦·夏航天梦碎和戴伦·夏圆梦太空。 …… 指挥控制大厅内,伊万诺维奇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屏住了呼吸,注视着头顶正前方的几面大屏幕——已经安全飞行两分多钟的火箭即将面临第一轮大考。 “二级发动机点火,一二级分离正常。” 火箭点火起飞第156秒,飞行高度达到70公里时,地面观测员报出了观测结果,指挥控制中心内立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中国航天一贯的传统,火箭发射每成功一个关键节点就鼓掌庆祝一次,能稍微发泄一下工作人员心中的压力。 听到鼓掌声,伊万诺维奇一颗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要是一级火箭都出问题,那他真的没脸见人了。 这也是本次发射的最低要求,至少保证一级火箭正常运行。 大屏幕中,断了一截尾巴的火箭仍在加速飞行,而被爆炸螺栓炸断连接件的一级火箭残骸则开始极速向地表坠落。 spacex回收再利用的火箭也正是这一级,复兴航天暂时未掌握该项技术,只能把造价不菲的一级火箭舍弃了。 该级火箭残骸的落地点已经详细计算过了,不出意外的话会落在太平洋的某区域,最多炸几斤鱼,不会伤到陆地上的花花草草。 接着,万户一号运载火箭的飞行高度来到了200公里,火箭顶部的那个圆锥形整流罩像是被一刀竖切般,两瓣残骸分毫不差的向箭体两侧裂开并分离了出去,露出了包裹在里面的实验卫星。 火箭的第二关顺利闯关通过,再次收获了指挥控制中心内一大片掌声。 这一关的难度其实不小,去年叫嚣着要建成航天强国的韩国发射的首枚运载火箭“罗老”号首次发射失利,就是在整流罩分离环节出的问题。 罗老号今年第二次发射再次取得失败,搞得一级火箭发动机提供者大毛都有些不爽了,放话三次发射不成功就取消合作。 不是韩国人给的太少了,而是大毛怕韩国人砸了他们享誉世界的火箭发动机的招牌。 万户一号顺利飞到这一步,其实已经可以放话超越韩国了。 虽然大家都是采购的大毛家里的火箭发动机,然后同样采用了魔改加组装,但复兴航天就是比韩国的航天技术领先那么一步。 又过了一会儿,万户一号的二三级火箭顺利完成分离,控制中心内再次响起一片掌声。 成功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但同样也越来越危险了。 伊万诺维奇、王韬、李泽湘全都神色紧张的看着这枚被他们寄予厚望的火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很快火箭就迎来了最后的大考。 点火起飞第709秒,末端火箭与卫星正式完成分离,一颗重量为1吨的实验模拟卫星被送入了距离地面700公里的近地轨道。 至此,万户一号的发射结果再无悬念了,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全场的指挥员、观测员纷纷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