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武侯_第十章 中元风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中元风情 (第1/2页)

    血夜之后,皇八子妃所在的裴家被满门抄斩,株杀近二千余人。裴家在朝的势力被连根拔起。

    王家因一向低调处事,事后与朝廷谈判,献出大量的田地、钱财之后,原本要迁往江南,最后却入蜀国。

    而徐吴两家南迁,过江联合在野的胡家,拥立节度扬州的陈天武称帝,并发兵西进攻占荆州,定都余杭,国号楚,与大魏划江而治。

    李家本就驻守大魏西陲,血夜之后举族西逃,占据凉州自立为帝,国号后秦。

    我大魏经此一事后,被一分为三。国土分裂,元气大伤,国力衰弱。

    转过年先帝驾崩,圣上继位。突厥得到我大魏巨变的消息后,以为有了机会,就举兵南下。这才有了金陂关一役,也使你父亲和你五叔战死沙场。”

    说道此处,沈敖唏嘘不已连连叹息,摇摇头闭口不言。

    白发人送黑发人尚且不说,眼睁睁看着两个孩子死在自己眼前。纵是一身铁骨的沈敖,也悲痛不已。

    沈兮瑶听到此处,不由地咬紧嘴唇。站起来给沈敖再续上一杯茶水后,跪在沈敖身前,抓着沈敖的手,不停地摩挲着,一副小女儿该有的做派。

    过了好一会儿,沈敖拍了拍沈兮瑶的手背,阻止沈兮瑶的动作。又伸手摸了摸孙女的头顶。

    “之后我大魏就变成现在这样,身处中原四战之地,北拒突厥,西挡后秦,南防大楚。不得不放弃了一些府县,全面转入防御。好在大魏从此以后,再无世家力量掣肘,天下的寒门子弟皆可为我大魏所用。

    可对于秦、楚两国的问题,陛下登基之后,怒其所作所为,一直以叛逆称之。

    今日成尚书进言其实没错。陛下如果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正视对手。事情已经过去那么久了,再怎么不承认,那两国也存在了十几年。况且一直称他们叛、逆,也是对对手的不尊重。”

    沈敖还在自顾自的说着,可他没发现身边的沈兮瑶的状态已经不对了。

    此时的沈兮瑶面色没有了冷清,嘴角压制着上翘。眼神中既有获知辛密的恍然和窃喜,也有这次未能早点儿上线的遗憾,还有一丝谨慎和思考。

    “秦楚两国立国后,曾经几次上书,以谋求大魏的承认,皆被陛下驳斥。此后陛下更是下旨断绝了与这两国的往来。此次陛下寿辰,几国借机前来贺寿,但肯定不怀好意。少不得会旧事重提。如果硬要拦阻,也不是办法。陛下咬牙拿出三十万贯,也是为了彰显一下我大魏的实力。”

    “只是三十万贯要接待几国使者,还要办两场盛宴,着实有些困难。几国背后各有世家作为依靠,这几家无论哪一家都有数百年的底蕴,我们想要不被他们看轻,难呐!”

    沈敖不由得的叹息一声。

    “那就不再想想办法。”

    穆建明不由的多嘴问道。

    “呵呵呵……”

    沈敖不由地一阵苦笑。

    “朝中众人,包括我在内,皆出身寒门。在眼界、见识上,确实比不过这些世家,能相出什么好办法?这些世家之人,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吃过。”

    “那倒未必。”

    说到吃,想想现在的烹饪方式和菜肴,又回味了一下后世的各种美食,穆建明吞了吞口水,小声地嘟囔了一句。

    “你说什么?”

    沈敖没有听清孙女说的话,随口问了一句。

    沈兮瑶却直愣愣的没有搭茬。

    “瑶儿,你怎么了?”

    沈敖等了等没听到孙女回话,关心的问了一句。

    “没……没什么。”

    沈兮瑶犹如炸毛的猫一样,浑身的汗毛全站了起来。结结巴巴的回答者沈敖的询问。

    前几天在御花园出现的情况,接连好几天都一直没有出现。她都恍惚的以为那是自己的幻觉了,可今天却再一次出现了。

    顾不上心中的惊恐,沈兮瑶抬起头勉强恢复了一贯的神色。

    “哎,跟你说这些也没什么用。”

    沈敖一顿,又接着说道。

    “今日中元,晚些的时候记得叫上你婶娘一起去放灯。今年你随我一起去祠堂吧。”

    沈兮瑶有些愕然,今天的事情一件接一件的发生,她都有些应接不暇的感觉。

    “去祠堂?可是……”

    “无妨,沈家就剩你我二人,就不讲究什么女子不入祠堂的规矩了。之前不让你去,是因为你年纪太小,现在嘛,也该着你尽尽孝道了。”

    “是。”

    “下去准备吧。”

    沈兮瑶再次答应一声,行礼后转身退出房间,回到自己的闺房。

    身上发生的事情,让沈兮瑶坐立不安,可偏偏又不能和其他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