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武侯_第八章 大朝议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章 大朝议事 (第1/2页)

    一整天的时间,秀儿把村子转了个遍,大体上掌握了村子里的基本情况。等黄昏的时候,众人才又回到铁匠铺。

    冯铁匠的几个徒弟安耐不住喜悦地站在门口,恭候这几人的到来。

    看着几个徒弟的神色,冯铁匠有些嫌弃的问道;“怎么?成了?”

    几名徒弟中,有一个略显稳重的回答道:“师傅,成了。”

    说着从身后几人手中接过一块铁锭,交给冯铁匠。

    “还请师傅查验。”

    冯铁匠接过铁锭,在手里颠了颠。然后从一个徒弟手中接过一把小锤和一把凿子,在铁锭上不同的位置上使劲地敲打着,敲打几下就会仔细观察一下铁锭和凿子的情况,最后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李姑娘,请过目。”

    李秀儿笑嘻嘻地摇了摇头。

    “冯铁匠,我又不懂打铁,看不出好坏的。”

    “姑娘请看。”

    冯铁匠托着铁锭给秀儿解释。

    “炼成的精铁,不能太硬,也不能过软。软了的话,不仅做不成刀剑,连锄犁也做不了,一用就会卷刃。过硬的话又会变脆。刚刚我用凿子试了试,这块铁锭并没有碎裂开,也没有留下什么印迹。所以这块精铁是炼成了。姑娘这下放心了吧。”

    秀儿点了点头。

    “那好。还要烦劳你把它分成两份,我带走一块,剩下的就要看你的了。”

    “好,请姑娘放心吧,明日我就动手。”

    七月十五,朔望大朝。

    沈兮瑶今天起得比往常都要早,一切都收拾停当以后,和爷爷沈敖一同出了侯府。

    沈敖一身紫色朝服,手捧竹制笏板在前。沈兮瑶并未穿那身玄色男装,而是顶盔挂甲,一身暗红色皮甲披挂在身跟在沈敖身后。

    初一、十五乃是大朝,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全部参加。

    沈兮瑶官居校尉,奈何官职差了点儿,还没有上朝的资格。但是作为御林仪仗,她是要随王伴驾,在御前值守。

    此时天还未亮。一路上,一串串灯笼在快速的移动,各级官员的轿子、马车紧随其后,向着皇宫汇聚。

    皇宫前的广场上,已经有不少官员在等候了。见到沈敖过来,纷纷上前行礼。

    “侯爷早。”

    “老将军,有礼了。”

    沈敖笑着拱手回礼,随后就与几位关系较近的官员在一起低声闲聊。

    沈兮瑶并没有等在宫前,和爷爷打了个招呼后,便从皇宫西侧的城门进入皇宫。汇合了天凤军中几十名女兵,一同到紫宸殿前值岗。

    寅时三刻,宫内钟楼上钟声响起,随之皇宫的宫门大开。

    等候在宫前的官员停止了交谈,开始进入皇宫。

    宫内羽林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威风凛凛地顺着道路从宫门一直排到紫宸殿前。远处,另有羽林卫的小队在不停地巡逻。

    百官没有人敢说话,按照文武分列左右,再按官职大小排好顺序,静静地顺着青石路面来到紫宸殿。

    卯时一到,“皇上驾到”的声音,由远而近次第响起。

    杨恪一身明黄色朝服,抬头挺胸,缓缓地从紫宸殿后边的通道走进大殿。冕旒的十二条旒,轻轻摆动遮住龙颜。几名宦官宫女低着头在一旁伺候。

    沈兮瑶就站在丹陛之下,右手扶着插在腰上的剑柄,保护着皇帝。

    紫宸殿内外一众官员同时行礼,山呼万岁。

    杨恪缓缓坐在龙椅上,微微摆手示意。身边的宦官弯腰领命,随后站直身子,面向众官员,拉着长声,抑扬顿挫道。

    “众卿平身!落座!”

    一众官员行礼谢恩。殿内的官员跪坐左右。

    “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宦官又例行公事的喊出一句。

    “启禀圣上,臣有本奏……”

    “微臣以为……”

    各部官员将半个月内各项事情一一上奏。众位大臣经过商议给出对策,而杨恪对这些事,大多会点头准奏。

    其实这些事情,杨恪都已知晓,早已经在私下与宰相及各衙门主事官员做出了安排。此时只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通过朝会可以看出,大魏的各项政令实施的都还不错,各级官员也没有尸位素餐之辈。

    一转眼已过去近两个多时辰。

    鸿胪寺少卿季恽有些忐忑地捏了捏袖中的奏折,咬了咬牙站了起来,走到殿中间,施礼后禀报。

    “启奏陛下,微臣还有本上奏。”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高高举过头顶。

    “这是昨日申时所收到的加急文书。今年万寿节正值陛下整寿。南楚、蜀国、后秦等国上书……”

    “哼,什么南楚、西秦,此乃国贼。叫他们逆楚、叛秦才是。”

    还不等季少卿把话说完,就有人出言痛斥。

    百官扭头看去,说话的是御史袁淮。

    季恽刚要开口,却有人先他一步开口。

    “现在说这些有用么!徒逞口舌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