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一章 一波又起 (第2/2页)
前说道:“你愿不愿弃暗投明?” 陆麟心中苦笑,但是大义凛然的说道:“我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要杀便杀,休得多言,我再听你一句,就是污了我的耳朵。” 陆麟并非不怕死。 只是他乃是陆家族长,就要承担起责任。 他这个族长如果背叛朝廷,那么陆家就会被打入另册。这些事情是,他百死莫赎的。 虽然而今他还不知道,这一股大周天军到底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但是他却知道大明朝廷而今如日中天。 一时间或许有些困难,但是绝对不是这些草台班子所能战胜的。 “好。”却听这头目冷笑一声,手中长刀一挥,陆麟人头飞起,鲜血迸射。带着他的疑问,一并下了地府。 这头目分了船上的财物,站在高处大声,说道:“乡亲们,而今我们什么也没有了,只要打下苏州,才有吃的,不拼命也死,拼命最少吃饱了才死了。” “打苏州,打苏州。” 一时间群情激奋,这些人一身短打,看上去与百姓无疑,但是此刻却都跟着这些头目向苏州而去。 经过苏州士绅与王恕两方,长达数月的折腾,他们终于达成协议了,看上去这一场大戏要收场了。 但是沉默的大多数却爆发了。 这半年市场上风云变化,简直如坐过山车一般。 是的,有些大胆的人,在这种变化之中赚了钱,但是对大多数百姓来说,这是难以承受的一年。 大部分都赔了。 今年没有天灾,但是人祸却胜过了天灾。 江南虽然富甲天下,但是江南的底层百姓与其他地方的普通百姓,也是一样的苦哈哈的,一年赔了,不知道要过多少年苦日子。 是的。王恕一直稳定粮价。 因为王恕知道粮价是关系百姓生计。 但是以苏州为中心的太湖平原,与其他地方并不是一样的,因为经济作物种植的太多,粮食自给率有多少,而今没有人统计,也不知道。 常年从外地采买粮食,却是有的。 王恕用来稳定粮价的粮食,一大部分都是外地的粮食。 只是百姓手中没有粮食,他们种粮食的不多。而他们手中今日都赔了,也没有钱。 只有一些往年的积蓄。 大部分百姓往年的积蓄也没有多少。 也就造成了而今粮食并没有涨价,但是百姓却买不起的情况。 只是如果单单是这样。 苏州百姓还不至于造反。 更重要的是另外一点。 那就是江南的奴仆制度。 这个问题,之前都说过了。 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工厂之中,大部分工人都不是工人,都是奴隶。有着非常强的人身依附关系的。 这种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奴隶工人的数量也在大规模扩张,一般来说,本地人是不做这个的,做这个的人都是江北人。 因为江淮地方水旱多发。很多灾民不得已只能卖身为奴。 而徐春申产业之大,麾下更是有不知道多少这样的人,有男有女。 说实话,虽然朝廷禁止,但是很多人都依附着徐春申活了下来。倒不是说徐春申与这些人有什么恩德。 而是徐春申在,徐家的体制就在。 徐家的打手什么的,都能卖力镇压这些人。 但是徐春申死了。 苏州这边还在争夺徐春申的遗产,却不知道这些徐家的打手也是人心惶惶,毕竟徐春申很多事情,下面人能脱得了关系。 他们自然无心管理。 对于很多强制管理的奴隶来说,这是一个大好机会。 就随便撤了旗帜,就反了。什么大周,什么张士诚都是幌子而已。 他们这些人刚刚开始是为了逃走,但是他们发现似乎各地百姓也是穷困之极,几乎一拍即合,于是就被裹挟起来,成了而今的状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