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矛盾升级 (第2/2页)
再加上宫中有皇后为奥援,朝廷之上,与韩雍有香火情,再加有如于冕等官员为眼线,麾下又有谢迁等为辅佐。 论财力,又有冼景为钱袋子,而且南洋贸易,太子也没有放手,也掌控不少。 可以说,太子而今背后就有近乎独立一体的南洋镇。 如果统领南洋镇的人不是太子。 早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弹劾了。 即便如此,很多言官都上奏,请太子回京,以安国本。 就是看出了太子势力雄厚,担心父子之间,有不忍言之事。 朱祁镇自然不会理会。 他要让太子在南方积累经验。 只有能娴熟的驾驭臣子,完成开拓南洋的事情,才能证明太子能够胜任大明皇帝这个位置。 当然了,朱祁镇并不是没有考虑过父子之间的间隙。 毕竟,太子这近十年,回北京的时间,加起来不过数个月而已。 韩雍之所以能坐稳首辅这个位置,未必不是这个原因。朱祁镇容忍太子在朝廷之上有一些布局,而且不许年长的四个儿子回京。 这保证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他即便有一个万一,忽然驾崩了。皇后与首辅合作,他们选择的继位人选,也只有太子。 朱祁镇觉得,他没有废太子之心,父子之间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陆家的财路大部分都来源于南洋航线,如果说陆麟与太子有关系,岂不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不过,王恕是刚直,但也不是傻子。 他有意回避陆麟的问题,说道:“陈大人久在苏州,而今的局面,当如何是好?还请大人教我。” 陈钺微微沉思。 他对这个局面,并不是太奇怪的。 只是如果应对,却有一点让他为难了。 毕竟这个问题,对王恕是一个新问题,对于陈钺也是一个新问题。他忽然说道:“大人奉朝廷之令而来,代表朝廷之威严,这些秀民不识天威,不知兵戈,下官以为当严刑峻法,让他们知道天威浩荡。” 陈钺没有解决的办法。 并不是而今这些人多么难以对付,而是他们任何处置,都要有一个前提。 这个前提是江南不能乱。 朝廷而今就已经比较困难了。 江南又是朝廷的钱粮重地。一旦江南大乱,朝廷的商税,非但征收不上来。甚至原本能够征收上来的钱粮,还要折损相当多一部分。 这是对朝廷并不富裕生活雪上加霜。 首当其冲的王恕,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这就是为什么陆麟对徐春申说,而今要收场的不是陆麟,而是王恕。 诚然,这样乱下去。对江南士绅没有好处。 毕竟他们的根本盘都在江苏。 而对王恕来说,更加是不可接受的。 陈钺这个答案,并不要解决问题,而是在表态。 他一直以来是以变法先锋的形象示人的,决计不能改弦易辙。但是而今的情况又有些不妙,自然是要唱高调,表示自己的坚决的立场,至于他提出的办法,行与不行,却是能力问题了。 这也是在王恕面前与当地士绅的一种切割。 当然了,如果王恕答应了。 陈钺也会毫不留情下手,并不会因为他与某些人之间的某些交易而手下留情。甚至正因为如此,才更加要斩草除根,杀人灭口。 反正他上面有王恕顶着。 王恕听了之后,也不知道是看穿了陈钺的想法,或者说不同样陈钺的想法,看来陈钺好一阵子,说道:“苏州乱,其他各府决计不能再出现这样的事情,如果再有,我就要你是问。” 陈钺说道:“请大人放心,决计不会再出事了。” 江南士绅们也不想搞大,苏州是他们的决胜场与风向标,苏州情况直接觉得他们的倾向性,其他地方就不需要了。 王恕说道:“你去做事吧,苏州我来处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