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 阴差,你老人家在吗?  (第1/1页)
    赵培华在金莲上默默修炼,体悟杨祐的牵雨。    却依旧不得思路。    雨过天晴,广场上依旧喧闹。    但好长一段时间都没人踏上仙鹤,询问入宗事宜。    赵培华也不急,除去哗众取宠投机取巧者,总会有真正想拜师的前来。    “请问,你们这真的教人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吗?”    赵培华等待时,直到傍晚才有一个小孩上来询问。    赵培华张开眼睛,入眼的是一个与朱渔年龄差不多大小的孩童,有十二三岁了。    赵培华走上前去,细细端详这位孩童。    这位孩童有些害怕赵培华的注视,他有些惶恐的后退几步,差点跌落莲台。幸亏被赵培华一把抓住。    “不用害怕。”赵培华脸上浮出笑容,他看着孩童眼中十分纯净,不似作伪。    “你为什么想入我们宗门?你为什么想学行侠仗义之举,扶危济贫之道?”    孩童闻言,歪着头仔细思索,小嘴微张有些憨态。    赵培华也不急,他坐在孩童的身边也不修炼,静静等待孩童的答案。    “因为别人对我们好。”孩童终于说出答案,一脸正经,很是高兴:“我们家很穷,经常有人救济我们,他们都对我很好。所以我也要对别人好。”    赵培华脸上浮出笑容,用手摸了摸孩童的脑袋,笑道:“那你知道什么是行侠仗义,扶危济贫吗?”    这次孩童回答的很快,像是背好的答案:“就是路遇不平敢出手,看见困难的人要帮助他们,救助他们。”    赵培华笑道:“谁教你说的这些话?”    孩童被赵培华一问,顿时惶恐起来好像做错了什么事,支支吾吾的说道:“我mama。”    赵培华好笑,站起身来,一双手在孩童身上捏来捏去,评估资质。    “若是我让你去行恶,去杀人,你去不去?”    这个问题可难倒了孩童,几滴泪在眼中打转,急的浑身都冒汗,最后嚎啕大哭眼泪不止,说出心中所想:“我不知道!”    赵培华闻言哈哈大笑,收回手掌笑道:“你可入我‘太’宗。”    孩童抽噎,肩膀耸动。    “大哥哥说什么?”    “我说你可入我‘太’宗。”    孩童大喜,在金莲上一蹦三尺高,雀跃不已。    “谢谢大哥哥!谢谢大哥哥!”    赵培华忍不住发笑,好像看见昔日自己拜入道学宫时的情景。    “你叫名字?”赵培华拉住孩童不让他在乱跳,擦了他脸上眼泪问道。    “回大哥哥,我叫姜成。”    “你先下去与家人团聚,告诉你家人这个好消息。到时我再联系你。”赵培华递给姜成一枚徽章:“这徽章你也拿着。”    徽章上有姜成二字。    姜成接过徽章,还挂着泪痕的脸上绽放笑容。    “谢谢大哥哥。”孩童躬身道谢。    姜成正要原路下去,却见一仙鹤上前,鸟嘴张开口吐人言:“还请上来。”    姜成不觉害怕反而感到新奇,他爬上仙鹤,十分高兴的搂着仙鹤的脖子,并对仙鹤大声说道:“我要入‘太’宗了!”    仙鹤笑而不语,一飞冲天又俯冲大地。    仙鹤刚一落在地上,姜成就看见自己的母亲担心的站在仙鹤路旁边,他告别仙鹤直接蹦下,向着自家母亲跑去。    “母亲,我要进‘太’宗了!”    四周众人个个大惊,纷纷道贺。    不论其他,只看老牛神威,这‘太’宗就不是一个好惹的宗门,其宗门内估计也高手如云,不可计数。    姜成母亲闻言大哭,哭着哭着就笑了,如释重负般的跌到在地,双手颤抖的扶着自己儿子靠过来的脸庞,笑道:“我儿出息了,我儿出息了。”    “母亲不哭。”姜成擦他母亲的眼泪,却怎么也擦不干净,姜成也急了:“母亲不要哭了,你儿子有出息了,能够报答你们,报答叔叔阿姨了!”    姜父虎目含泪,眼圈有些红。看着天上漂浮金莲突然跪下,浑身颤抖:“谢仙人!”    莲台之上,赵培华闭目修炼,静静的等待下一位。    老牛也闭目沉思,吞天神通他还需细细琢磨,领悟神通非一日之功,想要保持海吃海喝保持身材还任重而道远。    ……    仙鹤化为青烟消失在山上。    朱渔收了伞站在杨祐的身边,她原本身高是不够给杨祐打伞的,但伞就撑在了杨祐的头上。    琢磨不透,妙不可言。    “太公你看,门口坐着一个人。”朱渔眼尖,看见一个老者坐在自家宅院门口,这老者身边放着一个篮子,篮子里向外溢散着一股淡淡的rou香。    杨祐看见那老者,那老者也看见了杨祐二人。    “可是太公?”老者起身对着二人行礼,杨祐见状连忙回礼。朱渔回礼。    “正是。”杨祐直起身子答道,脸上带着若隐若现的笑容,看来太公之名传遍天下不久矣,心中很是高兴。    “老伯何人?”    那老者提起篮子,扶须笑道:“老朽不过一俗人,姓阳名元春,在某闹市开一面店,做些面食。”    “不值一提。”    “久闻太公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杨祐差点羞红了脸,他镇定道:“过奖了,过奖了。一看阳老伯就是面中高手,生意兴隆。”    阳元春不由一笑,他揭开篮子,只见篮子中有两碗阳春面,也有几个rou包子。    这包子阳春面卖相极佳,此时热气腾腾,阵阵香味传来,勾住杨祐与朱渔肚子中的蛔虫。    “太公看这面食如何?”阳元春问道:“都是我亲手做的。”    杨祐拉着阳元春的胳膊就往府中拉:“阳老伯做出的东西定然极好。”    “且到府中慢慢品尝。”    “到时备上小酒小菜,也好详谈。”    “也好。”阳元春盖上盖子,笑道:“今天我就与太公秉烛夜谈。”    杨祐与阳元春进了屋,朱渔见状又赶往后厨,吩咐做厨师几个小菜。    朱渔偷偷尝了几口,才回到自己房间锁了门,一心想怎么沟通阴差。    这事,她没有经验啊!    她发动神通,只见黑白之光在她瞳孔上覆盖,异于常人。    朱渔眼中的世界也变得大为不同。    在她眼中,世界成了黑白色的,有股阴森的气息在空中弥漫。    除此之外,并无其他异常。    “阴差,你老人家在吗?”    朱渔大喊,她感觉自己是个傻子,对着空气大喊大叫。    空气突然有些冷,一道灯光将黑白世界变成彩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