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武证道 (第2/2页)
!国王和王后喜爱至极,并将他命名为“太玄”。 太玄生来聪颖、神灵,七岁时,已能日诵经文。三年后,古籍典册跃然于胸,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可以说是博览群书,过目成诵;他身材魁梧,相貌出众,而且还学就了一身好武艺! 人人都称赞他、敬仰他,说他定是将来的好国王。 可是他却偏偏不肯继承王位,反而到处求师学道,想要同道成仙,并发下誓愿要救护天下苍生,随而进入山洞修炼元真。 如此就感动了“玉清圣祖紫虚元君”,元君便亲自下凡授以无极上道,做为太玄修行的根基。国王和皇后虽曾百般劝阻,但是太玄持之以恒,不改初衷,决心走自己选定的道路。 一天,他来到御花园,花丛中忽然闪出一位紫衣道人,对太子说:“想同道成仙,必须断绝酒色财气,剪除心中欲望,外以朴,内以和。 那么你就要越过大海往东走,避开红尘世界!待得到达目的地后,你会看见一道光幕。别犹豫,你只要跨过那道“天幕之门”就可以来至一个叫作“寰宇华夏”的地方。那里有一座“武当山”,是你修道的好地方。” 说罢,就不见了。原来这位紫衣道人是玉清圣祖紫虚元君的化身,前来点悟太玄越海东游。寻访山川地理,入山修行,方能归根复位,上为三境辅臣、下作十方大圣。 此时,太子年方十五,他朝气蓬勃、壮志满怀。毅然离开了娇养他的父母,舍弃了优裕的皇家生活,孤身一人乘舟渡海,最终来到了寰宇华夏的一座山峰~武当山。 善胜皇后舍不得儿子离开,太子在前面走,她在后边追。不避风雨,不分昼夜!追啊追,一直追到武当山的山坡上。眼看太子就在对面,她就大声喊:“儿呀,快转来!” 喊了十八声,却下了十八步。太子在对面连应了十八声,却连上了十八步,不让母亲追上他。此地便是现在的“太子坡”及“上下十八盘”。 善胜皇后见喊不转儿子,急在心里,快在脚下,越追越近,到底抓住了他的衣角,拼死不放,非要他回宫不可。太子尊爱母亲,不愿让她伤心落泪,可又觉得修炼要紧,不能改变主意。 于是,他拔出宝剑,扭回头,朝着母亲拉着的衣角轻轻一挑,断开了。皇后落了空,松开了手,那衣角便腾空飞了起来,随风飘荡,落到了汉江上游的江水中,化成了“大袍山”和“小袍山”。 常言说:母子连心。眼看着儿子就要丢失了,皇后悲泣动天,用尽全身力气继续追赶。她越跑越快,一心要扑上去,把儿子拉住。 然而,太子举起了宝剑,满含热泪照着身后的大山猛地一劈,只听“轰”的一声震天价响,高山立刻分成了两半,中间立时现出一条河来~这就是悲伤的“剑河”。 剑河把母子分隔在了两岸。皇后见再也追不上儿子了,恸哭不止,泪如雨下,慢慢的泪水融化了大地,天亦为此而沉阴下来。感伤的人们在这里修建了“滴泪池”以凭吊善胜皇后的真切。 太玄终于登上武当山,苦苦修炼了好些年,道经是已然在胸,倒背如流,可还是没能同道成仙!真是难呀!他有些丧气了,心想:深山修炼、孤单寂寞,远远不如父母疼爱、国民敬仰,还是回宫去当太子吧。 便下山往回走去,一路上天气阴沉,耳边乌鸦“呱呱”叫个不停。他心里乱糟糟的甚是烦恼,想找人说说心事,商量商量。可是,这里是荒山野坳,从来不见人烟,能和谁去商谈呢? 说来也巧,这时候,前边不远突然出现了一个老太太,她低着头,双手抱着个铁杵,正在井边的石头上,不紧不慢地磨呢。太子觉得奇怪,上前恭问道:“老人家,您磨这么大的铁杵做什么呀?” 老太太头也不抬,边磨铁杵,边回答他说:“哦,我要把它磨成一根绣花针。”太子一惊,又觉得好笑,说道:“老人家,它太大了,只怕到您终老,也怕磨不成针啊!老人家呀,我看您就别费这功夫啦!” 老太太既不生气,也不泄气,还是不紧不慢地磨着铁杵说:“喔,我磨它一下,它就小一点,只要功夫到,自然会磨成绣花针嘛。” 太玄心里猛然一亮,想:“修道不也和这铁杵磨针的道理一样吗?”待要感谢老太太的指教时,那老太太已经升上云头,并说道:“聪明人,一句嫌多;糊涂人,百句嫌少。” 哈哈一笑,就不见了。原来,那老太太又是紫虚元君变化来点化太玄的。 于是乎在“磨针井”大殿门口,时至今日还恭放着紫元君留下的这两根铁杵,以昭示后人:道非远人,只看你下不下功夫了! 太玄省悟了,转身便往回走,于途中折下一束梅花,插在樃树上,仰头对天发誓:我若是修道成功,此树就开花结果。而太玄也把自己的名字改为真武玄帝! 日出日落,春去春来,四十二年后,花开结果。后人名之曰“樃梅”者,乃樃木梅实,桃核杏形,味酸而甜,能愈诸疾,然亦罕得之。 回山后的真武住在南岩认真修炼。他从早到晚,静心端坐,任凭鸟儿在头上做窝、生蛋、孵化,也一动不动。身边的荆棘由小长大,通过他的脚板,又沿着脉络,从胸口长出来,开花结果,他依然聚精会神地修道。 他常年不吃五谷,肚子和肠子在肚里闹腾,他就把肠子和肚子抓出来扔了。就这样,他整整修炼了四十二年,而这四十余年的感触,常常令自己感慨! 在这其中,仙道诸真惟恐真武意志薄弱,特请来蓬莱仙侣九位美丽仙子下凡试探,玄帝以礼相待,不存异心,诸仙子献计引诱均是不成,随感真武向道之诚,继而表明身份后回返天界,并祝福真武早日功成同道成仙。 而后“仙道中妙乐天尊”又收其为徒,这仙道中妙乐天尊又名“丰干大天帝”。他将北方“黑驰衮角断魔雄剑”赠送真武。 此剑长七尺二寸,重二十四斤,以应七十二候、廿四时;阔四寸八分,以应四时八节;民间俗称为“七星剑”,能降伏邪道、收斩妖魔。 真武在山中修炼,岁月如梭经过四十年,父亲年迈将逝,日夜思念真武,派了五百壮兵前来找寻,五百壮兵来到武当山探寻玄帝,因为山岭险要,又遇涧水高涨,寸步难行,虽欲强行横渡,然皆无功而返! 一直到第九次,才得以渡过涧水,这就是后世的“九涧渡”。五百壮兵上山见着玄帝,并想强行带玄帝回宫登位。 玄帝知不久即可学成仙道,此时不能回国,就施展法术,使五百名部众手脚僵硬,动弹不得,众人心悦诚服,一齐顿悟,决心追随玄帝修真养性。 玄帝九九佳辰、功圆行满之时,部众也归入仙班,被授以灵官之职,号:“五百灵官”。 就在那一天,九月初九,天上祥云蔼蔼,空中天花散漫,林间仙乐缭绕,谷里异香扑鼻。真武只觉心特别明,眼特别亮,胸中恍若水晶,一尘不染;身躯象是流云,随时都可飘飞。 他知道,这是要升仙了,准备腾空飞去。这时候,忽然有一位绝代美女来到面前。她手捧金盘、玉杯,媚声媚气请真武用茶。 真武丝毫不为那女子所动,只是觉得她轻浮、讨厌。他“嗖”的一声拔出宝剑,喝道:“你要是良家女子,就该庄重、自爱。再敢轻举妄动,定斩不饶!” 那女子又怕又羞,满脸通红,简直无地自容了,便纵身一跳,扑下了万丈悬崖。真武后悔起来,觉得不该逼人丧生;认为只有赔她一条性命,才不愧这修行四十二年的功德。 于是,便也随着她朝崖下跳去。哪想却被五条龙捧住,又见那女子已经站在了云头上。原来她还是紫虚元君变化而来,是最后来试他的心的。“徒弟,你到底同道成仙了!”紫虚元君非常高兴地说。后人便铭记于此,于是定名~“飞升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