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人赃俱获矣 (第2/2页)
……” 然后又在人群中搜寻,也没寻见,暗道此人可能是逃了。虽然这一次突袭大获全胜,但程三总隐隐有点不安萦绕心头。 “禀中郎将,证据清点完毕,未发书信共计二十五封……” 杨行本并不在意抓住了多少人,跑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在意的是能不能逮到证据,在得知证据大多完好以后,便心满意足的点了点头。 “你们之中谁是贼首?” 这一声问话并没有得到回应,因为所有人都被一团破布塞住了嘴巴,于是他又走到一个肥胖的宦官面前,抽出了其口中的破布。 “你来说!” “是,是少监马元!” 马元? 杨行本眼皮一跳,居然是他,此人是李辅国的四大义子之一,也是其最得力的臂助,不想竟逮住了他!可惜啊,不是李辅国本人。 其实他也料得到,以李辅国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如此亲力亲为。 “误会,误会,俺们都是内监出来公干办差的,不,不信,可以验明正身……” 说到验明正身时,那肥胖的宦官结巴了起来,毕竟这是自曝其短,也是极羞于启齿的事情,不过为了保命也只有如此了! 杨行本做戏做全.套,又命人上前检视,挨个在那些人的胯间试探,果然都是空空如也。 肥胖宦官又费力的指了指顿在地上的矮瘦之人。 “那,那就是俺们少监!” 其实,不用人指出来,杨行本也认出了少监马元,虽然此人特地披上了一身布衣,又在脸上抹了不少灰土,可依旧难以掩饰自己的容貌身形。
杨行本出入宫禁随不算频繁,可对重要的人也是格外留心,是以并不陌生。 “果然是马少监!” 杨行本命人给马元松了绑,又亲自将其搀扶起来,问道: “杨某听说马少监并非出城,如何又到了这乡间野地里的娄亭驿呢?” 马元也许是做贼心虚,解释道: “奉了内监之命,又密事要经办,不宜说……” 杨行本呵呵一笑,露出了个明白的神情,也不再追问。 “禀中郎将,刚检视了书信,其中涉及废立太子之事,恐怕不是误会!” 此言一出,马元的脸色立时就变了 “冤,冤枉啊……” 杨行本目光一寒,制止了马元,冷冷道: “是真是假不是杨某说了算,还要看证据,既然事涉预谋废立太子,便不是杨某一人可以擅自决断的事情,此事会上报秦大夫,再与天子与闻!” 在听到会有天子与闻时,马元的神情反而不拿么慌张了。 “走,回城!” 五百骑兵狂奔而去,直到尘土消散后,呆愣愣的程三才反应过来。 “妻弟,妻弟……” 被神武军留在近乎半悔的娄亭驿,程三异常恐惧,但马上又想起了生死未卜的妻弟,连滚带爬的往望楼而去。 …… 长安城,神武军帅堂。秦晋面沉似水,他刚刚得知了宦官聚众议论废立太子的消息,此事绝非小事,他本不愿卷入这些是非中,偏偏手下人却不这么想,认为只有主动插一脚进去,才有可能取得主动。 秦晋虽然不想过早的惹麻烦,可麻烦既然被掀了起来,也不会畏惧。 “二郎,今日之事,你有什么看法!” 杨行本于家中行二,因而秦晋平素只称其为二郎。杨行本沉声答道: “今日逮到了少监马元,马元又是李辅国的螟蛉义子,更一同搜出了预谋废立太子的文书,正是趁此机会扳倒李辅国的大好机会。此人心胸狭隘,又胸有祸结,若不尽早除去,早晚必成我神武军大患!” 在座之人,除了杨行本以外,还有清虚子、皇甫恪,郭子仪有军务在身,是以并未出席。 除了杨行本积极表态,欲尽快除掉李辅国以外,余者都沉默不言,似乎对过早与李辅国翻脸并不赞同。 秦晋的目光在皇甫恪的脸上游弋了一圈,终于还是问道: “皇甫老将军以为如何?” 皇甫恪沉吟了一阵,说道: “现在最棘手的是,这些证据应该如何处理,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使神武军陷入多面树敌的不利境地!老夫早就说了,长安城是个是非地,不如河东地方来的痛快!” 这是一句看似随口说出的抱怨,实际上也表露了他离开长安的心思。 秦晋知道,现在不是自己离开长安的时候,今时不同往日,就算要领兵外出,也必须肃清朝局上的不稳定因素,留下个稳定的后方,他可不想步了哥舒翰和高仙芝的后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