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五十章 宝 藏 (第1/1页)
帐顶上的卢小六听见铁塔汉子这么一句说话,差点儿从营帐顶上滚落下去。 不由得甩了甩头颅,复又趴下紧瞧着下面摆出的路数。 底下的叶念安经了呼楞铁这么一喊,心下也是一愣。 然而,不及一个呼吸的瞬间,又恢复到了一脸平静。 抬首刹那,心中一动,笑意盈盈的配合道:“现在和战,族长还能弃车保帅。” 叶念安的答非所问,让上下三人俱是一愣,有成竹道,“兵法讲究知己知彼,对敌军的分析只识表相。 单凭强军深入,不知城中将兵精锐,不若前。 尔等既无必胜把握,即便仓促猛攻,也只能落得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两败下场。” 话到此,旁边三人均是一脸惘然。 叶念安在心里暗暗扫过,向着鹤发老者上前半步,力劝道,“族长,凡事不可拘泥! 现下我成都府占主场,你南诏军攻城为客,若按兵据险,你军驻扎盆地平原,地势偏低,形势开阔,只利于骑兵冲击。 新守备只须在城头楼橹一声令下,族长及麾下一众便将覆没于强弩箭雨之下。 一旦开战,异常吃亏,除非尔等能往高处转移了去,将军队往后再撤小十里地,方能居高临下,依山布阵。 利用后方山体掩护我等出兵迂回攻击,又可以居高据守化解仰攻冲锋的攻势。” 姜鹤直直望着叶念安滔滔不绝的面颊,脸色红绿不定,尽管方才对呼楞铁的说话有波澜。 此下再闻这一通势分析,心下惊愕之又增添几分。 “平原旷野,利于冲突,族长若一味冒险出兵决战,却不谙平野作战之术,只得坐等无粮断供,风险尤大,困毙之可待。 南诏蛮兵崛起于白山黑水间,只要训兵秣马力保疆土不失就行,你我两军正面交锋决战,不在当下。” 望着眼前十数年未见,没没夜魂牵梦萦的骨,早已波涛翻腾的姜鹤再次生生按下心底煎熬,强作镇定,依是缄默不语。 叶念安见姜鹤定在原地,不想就此冷场,又是恭谨一揖。 自接过话头道,“光顾着和战之词,都忘了自荐。小可姜,羊女姜,枯木逢的。 小可已知,族长出中原故土,如若心中尚有汉人赤心,不如借此机会荣归故里,骨团聚。” 这面儿上听似和军安抚的一通说话,听进姜鹤耳中却晕出了圈圈涟漪。 呼楞铁见时机成熟,又假模假样地卸下背上方匾,取出薄纸路线图趁打铁。 “既然话都说开了,小可不耻,且问族长这副薄纸地图所画何处?” 呼楞铁肚中疑惑姜鹤为何不直接父子相认,也不出言相怼,直觉此下再不弄清事原委便无水落石出之。 “这是南诏第十三代王留下的宝藏一脉。” 姜鹤神若石雕,看不出一丝心绪,口中却未拒铁塔汉的问话,如实答道。 “宝藏?” “宝藏?” “宝藏?” 同时惊呼的三声,只有帐顶上的卢小六默念在肚中没有发出声音。 若干年前,坊间以手抄本的形式流传了南诏王国内府掌故的书籍,其中记载了不少有关南诏小国的秘密。 “传说,南诏末代王世隆与前朝决裂之后,曾经多次派部队进攻成都,掠夺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回到南诏以后,世隆使自成都掠来的俘虏三千士卒,在点苍山开凿了四座宝库,以储藏这些宝物。 前后历时五年,这四座宝库才全部修成。 第一座宝库在佛顶峰后山,称西库,也称后库,专门用来储藏黄金和白银。 为此还特意拓开五尺道,由太和域西进入点苍山,而后进入后山的山洞,川路绵延长达二十余里,全部都用石板铺成。 第二座宝库在零峨峰的山腰,称中库。 岑峨峰又名小岑峰,是点苍山十九峰由北至南数的第十一峰。 其中专门存放南诏历代国王收藏的金珠玉石,种种宝器,其价值无法估计。 第三座宝库在北汤天,称南库。 也正是兄台手中的薄纸手绘示意图。 由红泥坡进入,深两百步,专门收藏了五万副兵戈甲胄,以备将来战争之需。 第四座宝库在猎豹峰,称北库,储藏了整整一库的白银。 猜豹峰又名沧浪峰,是点苍山十九峰由北至南的第二峰,峰南为万花溪,又名银矿溪。 四库修成之后,参与修建的士卒全部南诏国用毒酒赐死,以使外人无从知道宝库的具体方位坐落。 郑买嗣算夺南诏政权建立大长和国之后,曾经在南诏宫中发现了记载四库位置的一幅地图,但却未能找到全部四库。 但这幅图世间只一,见过之人更是屈指可数。 南诏国灭亡之后,新一代国君再一次按图寻宝。 经过一番努力,最终发现了收藏黄金白银的北库。 先进入宝库的二十二人中机关而死。 但是,新国王毕竟由此发了一笔横财,从库中一共挖出了白银二百多万两。 这次成功,对新国王无疑是一种巨大鼓励,他派人继续寻找,又发现了南库。 除了得到数万件兵器之外,还发现了两部兵书。但其他两库,新国王数十年间都未寻到。 南诏旧主易新之后,新国王曾经前朝国王的寝宫里发现了当年那幅记载宝库具体位置的地图,并不止一次发动手下士卒寻找,却一无所获。 南诏留下的巨大宝藏,曾激起无数后人的遐想,到底有多少人为之无辜丧命、是否给后世留下多少巨额金银珠宝,都不得而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