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章 糊涂醉平生 (第7/7页)
刻关注三人一言一行,自然记得清楚。 文地败笑道:“袁大哥,你莫取笑我。哎对了,梁大哥,你饿不饿了。”梁天青昏迷一来,数日未曾进食,起初醒来并未觉得腹中空虚,但听文地败一问,立时便觉饥渴,点了点头。 文地败道:“袁大哥,梁大哥饿了,咱们去大堂吃些饭菜罢。”适才袁相平一席话引的她甚是羞涩,是故忙于岔开话题。 袁相平点头道:“也好。” 三人下得楼来,走至客店大堂,这店内设厢房,住店乃是主营。而一楼餐堂则较“醉霄楼”小去数倍,堂内颇为冷清,稀稀疏疏七八张木桌,用餐者只三四人而已。三人寻了处空桌坐下,随意要了些饭菜,便吃了起来。 文地败问道:“梁大哥,这几日你时常喊着一个叫‘史敢当’的人,不知是什么人?”袁相平道:“这史敢当乃仙鹤派首座弟子,师承鹤形松前辈,在江湖中倒有些名望。” 梁天青突道:“呸!” 文地败忙问:“怎么啦?”梁天青道:“此人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为了贪图一部秘籍,竟毒害鹤前辈!” 袁相平惊道:“这……这怎么会?”文地败也道:“袁大哥不是说鹤前辈是他师父嘛,怎么会为了一部秘籍便……”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时下江湖中于授业恩师之情义极为看重,各派弟子视师如父,敬重尚且不及,怎会有人想着加害师父? 梁天青此番保全性命,全仗二人夜以继日的照顾,对两人自无意隐瞒,将数日以来发生的事情,尽然说于二人。至于鹤形松生前托他寻一女子之事,却并未提及。 文地败恨得咬牙切齿:“此人为了一部武功秘籍,竟丧心病狂到这个程度,实在令人咂舌!”袁相平也道:“若非听梁兄亲口所言,我还道这史敢当乃正人君子,想不到行竟如此狠辣。” 梁天青道:“鹤前辈临死前将数十年功力尽数传我,虽无师徒之名,但我决心除去史敢当等人为前辈报仇!”袁相平道:“这等武林败类,人人得而诛之,日后我若遇见,也当替天行道。” 梁天青点头道:“嗯。先前我见袁兄弟文质彬彬,大有轻视之意,待见你与田猛缠斗,才知你身怀绝艺。”袁相平道:“梁兄说笑了。这一路‘玉屏剑法’,在下初窥门径,只学及皮毛,令梁兄见笑了。” 梁天青惊道:“‘玉屏剑法’?黄山派?”袁相平点头道:“正是。这一路剑法乃本派先祖所创,以三十六峰之一的‘玉屏峰’而得名。” 梁天青道:“我听闻贵派还有一路绝学,唤作‘孤蓬掌法’,刚猛不凡,甚是了得。”袁相平惊道:“梁兄如何得知?”梁天青道:“‘南扬北武’名震四海,江湖谁人不知?我对令派扬掌门仰慕已久,却一直无缘得见。” 袁相平笑道:“那却难怪。”梁天青疑道:“这是为何?” 袁相平道:“掌门师叔性子冷清,行事怪异,平素神龙见首不见尾。说起来,我虽是黄山派弟子,但入门十余年来,却与他只见过三两面而已。我上次见到掌门师叔,还是在九年之前,那时的他仅二十出头岁,便荣登蔽派掌门之位。” 梁天青若有所思,并不答话。 袁相平续道:“不过,掌门师叔虽然行事怪癖,但他为人正直,本派自上及下对他还是心服口服的。我派在掌门师叔的带领之下,日益庞大,在武林中声名显赫,无人不服。却说在七八年前,东瀛贼寇侵我河土,山东、浙江等沿海一带的百姓深受其害。其时,武林各派诸多高手在甄盟主的率领下奋勇抗敌,与贼寇互有胜负。当时东瀛有一位高手,名叫足利义方,乃前东瀛大将军足利义满之子。据传此人天资极高,乃当世罕见的武学奇才,年仅六岁便曾击杀一位成年忍者,十七岁起研习中土武学,与东瀛武融合贯通。二十九岁时,已是东瀛第一高手。三十八岁时随贼寇犯我沿海各地。 “这足利义方的拳掌、剑法极其诡异,变幻无常,几无破绽可寻。不到半年的时间,此人竟接连击毙时下各派高手四十三人,一时间声名躁动,武林各派人心惶惶。在玉环山一役,本方由青城派归云道人、‘傲徕掌’林子彦、北固剑派何引玉及武当派玉玄真人四位前辈联手,合力围攻足利义方。须知这四人可都是中原武林中响当当的人物,却仍拿足利义方无可奈何。在一场大战过后,归云前辈受其一掌,当场殒命,而另三位前辈也都身负重伤。这一战,咱们是一败涂地!” 梁天青心下愕然,林子彦乃当今武林盟主甄剑平的师弟,其拳掌功夫天下罕有所及,玉玄真人身兼“太极剑法”“太极拳”两大绝世武学,而何引玉更是与慧心方丈、韩神剑等人齐名,其武功之高更无须赘言。四人中,唯归云道人内功稍弱,却不容小觑。这四人联手,竟是敌不过足利义方,其武功之高,可见一斑。 袁相平又道:“其时朝廷昏庸,派出抗战官员尽是酒囊饭袋之辈,胸无长物,每日沉迷于酒色,毫无拒敌之心,兼之足利义方万夫莫敌,此后连连大败!” 梁天青叹道:“朝廷无能,以致倭寇横行,民不聊生啊!那后来怎样?足利义方死了没有?”文地败笑道:“梁大哥,你好笨啊!那贼寇已于六年前退回东瀛,那足利义方自然死了,想必便是号称‘南扬’的扬掌门所为。” 梁天青神色尴尬,道:“这个……这个嘛……” 袁相平笑道:“文姑娘果然聪明,此事便如你所说一般。那年端阳节前后,掌门师叔身在开封府,家师以飞鸽传书告知于他。掌门师叔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当即自开封向浙江赶来,他昼夜不分,一路上骑死三匹好马,闯入敌营,约足利义方一战!这一战,并非江湖人士般切磋较量,而是干系到整个国家的兴衰荣辱。掌门师叔只身一人,前往数千数万人的敌营,与足利义方决战!此等胆识,实非常人所能及也。两人缠斗一夜,交手数千招,至第二日正午,才决出了胜负。足利义方为掌门师叔刚猛‘孤蓬掌’所伤,全身筋脉尽断,五脏俱损,死于当场。谁知那一伙人却不守信,将掌门师叔团团包围,霎时天昏地暗……” 此事虽已距今已去四五年之久,而此刻梁天青听来却似身临其境一般,不禁为扬一风捏一把汗,心想:“扬掌门武功盖世,豪情如此,我若早些得知此事,必定同他一道杀敌,虽死犹荣!”说道:“那后来呢?扬掌门怎么样了?” 袁相平道:“掌门师叔与足利义方缠斗一夜,纵然得胜,也已大耗气力。敌寇心知肚明,那时若任由掌门师叔回来,日后定然对其不利,所以便出动一个万人队,将师叔团团围住。掌门师叔见别无退路,只能硬上杀出一条血路。他武功虽好,却终是常人,并无哪吒般三头六臂的本事,想在万人群中杀出是何等不易?也许是冥冥中上苍庇佑,或者是有信念在支撑着他。掌门师叔身中五箭,受刀伤、剑伤近三十处,可他毫无畏缩,孤身一人,浴血拼战。这一战他共计诛杀贼寇七百三十余人,竟奇迹般杀出了一条血路。贼寇们何时见到过如此血腥惨烈的场面?据说当时有几人吓得肝胆俱裂,暴毙而亡。掌门师叔便似到了鬼门关口,又逃出生天一般。这一战后,掌门师叔威名远扬,武林各派无不钦服。日后再说起掌门师叔的大名来,那时在场的东瀛贼寇无不心惊胆寒。” 梁天青素知倭寇入侵,残害无数生灵,比之“西黄河五鬼”犹有过之。当得知扬一风只身前往敌营力挫足利义方、杀出万人重围后,不由为此番豪情、壮胆所钦服:“大丈夫生当如此!” 袁相平又道:“此后东瀛贼寇人心惶惶,江湖各路豪杰趁夜进攻,贼寇死伤参半,元气大伤,余存者便逃回了东瀛。”梁天青道:“若非扬掌门出手,只怕要生灵涂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