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六十九章 二郎定亲 (第1/1页)
如此一来,宋家三口一人一件礼物,作见面礼,也还算合理。 剩下其余的东西,被沈碧青吩咐下人,又抬了回去。 伸手不打笑脸人,沈碧青如此客气,宋家自然不能怠慢,邀请她一起用了早饭。 席间,沈碧青不经意的透露,沈家将会给她五艘货船,作为嫁妆。 “这么多!”李氏惊讶的张大了嘴。 宋青苑也跟着一愣,要知道,货船的造价十分昂贵。 曾经,宋青苑和吴三爷聊过货船的事。 吴三爷跑商用的,只是小型货船,单单装他一家的货物,造价就足足两千两。 若是建造大型,中型的货船,价格更要成倍的增长。 甚至达到上万两,亦不足为奇。 宋诚义也意识到这一点,笑呵呵的开口试探道,“世侄女有福气,得父母如此疼爱。” “那五艘货船,能拉不少东西吧?” “还好!”沈碧青矜持的笑笑,解释道,“货船有大有小。” “我们家有六艘大货船,十五艘中型货船,还有十二艘小型货船。” “我爹娘和哥哥们的意思是,待我出嫁后,给我一艘大船,两艘中船,两艘小船作为陪嫁。” “现在这五艘船,就由我在打理。” 说到这里,沈碧青对着二郎一笑,又看向宋诚义等人。 “宋家的生意我听说过,涉及到方方面面,每样都出奇新鲜,可惜……” 沈碧青摇摇头,“榆林县终究太小,若想扩展壮大,势必要把生意,延伸到南边来。” “我手里的船虽然不多,但是运送宋家的货物……足够了!”沈碧青信心满满。 宋诚义,李氏对视一眼,咕咚咽了口口水,很心动! “嘿嘿嘿!”宋诚义讪笑。 “要是自己家有船,来回拉送货物,这可真是方便。” “二郎,你说是不是啊?” 宋诚义对着二郎使着眼色。 “嗯!”二郎点头,“有船确实方便,南北货物流通,运输最为关键。” 听沈碧青的话,二郎心也燃了起来。 搞定了运输这一块儿,那他把产业开拓到南方的计划,就算解决了第一步。 这个时候,沈碧青看着宋青苑等人道,“伯父,伯母和苑儿妹子,第一次来临江府,可要碧青带你们出去转转?” “我们临江府,有很多特色小吃,还有各种各样的特产。” “好啊!” “好啊!” “不必了!” 宋家三口同时回答。 只是,宋诚义,李氏点头答应,宋青苑则是摇头。 看着闺女持相反的意见,宋诚义,李氏不约而同的摇摇手,“不必了,麻烦碧青侄女了!” 俩人改了口风。 这一幕,沈碧青看在眼里,惊讶连连。 早就听二郎说过,宋家二房是宋青苑在做主,可竟然做主到这种程度,真是出乎意料之外。 沈碧青弯起嘴角,宋家有点意思! 在向宋青苑发出两次邀约,都被宋青苑拒绝后,沈碧青又跟着众人说了会话,随即告辞离去。 待沈碧青走后。 “二哥,提亲吧!” “二郎,提亲吧!” “二郎,去提亲!” 宋青苑,宋诚义,李氏纷纷说道。 “嘿嘿!”宋诚义笑了,“闺女跟爹想的一样,咱们不愧是父女俩!” “一边儿去……” 李氏一把把宋诚义拽到身后,自己凑了过来,“苑儿跟娘想的一样,咱们不愧是母女俩!” “娘就想着,沈家那姑娘,性子爽利,活泼,又直来直往的,还做货船的生意,跟你二哥正合适。” “以后他们成了亲,夫唱妇随,能把咱二房的产业,越做越大。” “到时候,咱也成了大齐有名的富商!” “对!对!对!”宋诚义点头,“碧青这性子,适合你二哥。” “再者你二哥心里也愿意,再加上他年纪也不小了,宜早不宜迟。” “咱们就趁着得空儿,赶紧去把亲提了,早日定下来,咱们这心里也早日踏实。” 李氏咧嘴一笑,“等你哥定下来,就早点成亲,娘也好抱个大胖孙子。” “到时候……娘亲自照看。” 宋青苑瞥了一眼,“娘年纪大了,还是享清福吧!” “二哥将来有了孩子,我想二嫂会照看的。” 由李氏亲自照看,她还真不放心,相信不光是她,就是宋家的其他人,也不会放心。 不过……宋青苑想了想道,“是该抓紧去提亲。” “既然决定了要娶,咱们就积极点。表现的有诚意点,沈家脸上也能好看。” 宋青苑想着,对于二郎和沈碧青之事,一直是沈家,以积极的态度促成。 他们宋家则表示,需要商量,需要考虑,这样做无形中,削弱了沈家的面子。 现在他们决定成亲,那还是找机会,把沈家的面子,给找回来的好! 毕竟成亲,提亲这种事,男方主动,男方积极,这才是正理。 商议好,次日。 一大清早。 宋诚义,李氏,宋青苑,跟客栈掌柜,详细的打听了,临江府这边提亲,定亲的礼节。 按照掌柜的描述,和榆林县大同小异。 于是宋诚义,李氏带着二郎,备上重礼,找了媒婆,直接登了沈家的门。 沈家不愧是江湖出身,办事干脆利落又果断。 没有抻着拿着,直接同意了这门亲事,并且定了下来,当场写下了婚书。 只是在聘礼这一块,沈宋两家出现了分歧。 沈雄的意思是,都是一家人,不在乎那些虚礼。 “我们沈家也不缺银子,咱像平常人家一样,准备准备就成,不用大cao大办。” “那不行!”宋诚义摇头,当即反对。 “我们宋家二房娶长媳,怎能随意敷衍了事,这也太对不起沈老哥,对不起碧青侄女。” “这事绝对不行,放在哪都说不通。” “宋老弟何必见外!”沈雄大手一张,揽上了宋诚义的肩膀。 “榆林县离临江府太远,你们千里迢迢来一次也不容易。” “家里的产业也肯定离不开人,肯定不能在这儿耽搁太久。” “我们若是要求这要求那,这也未免太不近人情,所以呀……” “宋老弟放心,只要你们以后对碧青好,我们不挑别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