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百一十九章 批命 (第1/1页)
“你的棋艺虽差些火候,却已成峥嵘之态。” “假以时日,认真研习,必将青出于蓝。” 普惠大师的声音温润宽厚,带着出家人慈悲为怀的善意。 仿若浑身散着金光的活佛转世,让人一见心生亲近。 萧景铎淡淡扫了一眼,他与老和尚接触甚多,老和尚的性子,他知之甚深。 决不像面上表现出来的那样,一本正经。 “再来一局?”普惠大师提议。 萧景铎拒绝,“今天到此为止,还有一事想要请教大师。” “哦!何事?” 传说中的大师挑了挑眉,把出家人的形象,破坏的淋漓尽致。 “若我成亲会怎样?” 萧景铎的声音里带上戾气,他不信命,他信人定胜天。 “哈哈!哈哈!” 看到萧景铎这副样子,普惠大师大笑起来。 “老衲原以为小侯爷心如止水,不为外物所动,原来也有少年戾气。” “果然,英雄还是出少年!” 普惠大师神秘一笑,“小侯爷二十五岁之前娶亲,不会伤及性命,但是……” 普惠大师加重了声音,“侯爷会后悔终身!” “说了这么多话,渴了。” 惠普大师伸手召过小沙弥,接过茶水,悠哉悠哉的喝着。 丝毫没有为当初的欺君,有一点担心,甚至愧疚。 至于出家人不打诳语那句话,更是被他抛到脑后。 “后悔终身吗……”萧景铎轻声呢喃。 他不相信会有什么事情,能让他后悔终身。 看着萧景铎的神色,普惠大师轻轻一笑,“小侯爷若是不信,大可一试,只要碰到心仪的女子,娶来就好。” ”不过老衲相信,小侯爷绝不会因为一则批命,反其道而行之,娶自己无意之人。” 萧景铎眸光一凝,这句话普惠大师说对了,他绝不会因一时意气,娶自己无意之人。 直到后来,他进入锦衣卫,执掌锦衣卫,遇到宋青苑。 细细一算,在他二十五岁之时,宋青苑刚好十六,这个年纪成亲正好。 萧景铎手指轻轻一动,若是他早早成亲,错过宋青苑,是否会悔恨终身? 不用说,跳动的心脏,已经告诉了他答案。 想不到到头来,还是应了老和尚的那句批语。 高僧批命? 二十五岁之前不能成亲? 宋老爷子被萧景铎的话镇住,一时之间表情迷茫,待反应过来,就是丝丝的欣喜。 萧大人二十五岁之时,他家孙女正好十六,如此一来,岂不正好。 这样一想,萧大人更像是专为等他孙女而存在。 宋老爷子紧绷的精神松弛下来,有了喝茶的兴趣。于是端起茶杯抿了抿,心里面想着。 先定亲,待苑儿及第后,再请皇上赐婚,然后一年后成亲,这一步,一步的…… 倒像是算计好的! 宋老爷子的余光扫了扫,坐在下手的萧景铎。 明明是热血冲动,锋芒毕露的年纪,却已敛尽一切风华,深不可测! 就是不知道他家孙女,能不能抓得住,宋老爷子不禁为宋青苑的日后,开始担心。 一切疑问既已解释清楚,宋老爷子与萧景铎,当场签下婚书。 宋青苑与萧景铎的关系也变得正式,萧景铎已向宋老爷子执了晚辈之礼。 心头大事解决后,双方都放松下来。 宋老爷子也趁着这个机会,跟萧景铎聊了一番国寺建成后,宋家村,三里屯儿迁移问题。 “无需迁移!” 萧景铎道,“普惠大师言,建国寺是为汇四方国运,福泽天下百姓,所以万不可令百姓为难。” “故而国寺建成后,只需在寺庙周边,划百亩田地,作为寺中田产即可。” 萧景铎话一说完,宋老爷子一阵狂喜,感激道,“普惠大师得道高僧,心怀天下百姓。” “下官代宋家村,三里屯所有百姓,向大师致谢。” 说到此,宋老爷子朝上一拱手,“圣上英明,仁义,怜爱大齐子民,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老爷子激动不已,不用搬了! 太好了!太好了! 这消息无论是对他,还是宋家村,三里屯所有的百姓来说,都是天大的好消息,他们的根保住了! 宋老爷子收起婚书,“大人公务繁忙,下官就不多做打扰,告辞!” 说完,快步离开,他要回去与家人商量后续事宜。 ………… 宋家上房。 “啥?不用搬了?” 周氏松了一口气,“不用搬好!不用搬好!” 她家青砖大瓦房,刚盖了没两年,若是搬走,得重新盖,这样一来岂不是浪费。 还有村里的祠堂,已经翻修过,村里的道路,也重新铺过,若是一旦搬迁,这些都白做了。 “普惠大师是个好和尚,得道高僧慈悲为怀。” 听完了宋老爷子的叙述,宋青茉立刻赞扬道。 若不是有高僧的话,朝廷那帮官员,肯定要把他们撵走。 这样一来,她家的荷塘,鱼塘,果树园,通通都没有了,还有长廊走廊,这些,宋青茉舍不得。 “还是全仰仗当今圣上英明,善待百姓。”宋诚忠朝着天的方向拱了拱手。 作为读书人,比起佛门高僧,他们更推崇的是明君。 “爹,你刚才说国寺只在周围圈百亩地?”宋诚义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对!”宋老爷子点头,“萧大人是这么说的。” “那真是太好了!” 宋诚义扑通一下站起来,巴掌拍得贼响。 周氏狠狠一瞪,“老二你干啥,一惊一乍的!” “娘,咱家发财的机会来了。” 宋诚义恨不得跳脚,激动的道,“咱家赶紧把宋家村和三里屯,剩下的地全部给圈起来,。” “等国寺盖完,咱就建客栈,到时候国寺对外开放,来这进香的人源源不断,到时候……” 宋诚义越想越开心,陈三金脑袋活,率先圈下了镇子上剩下的地。 可他们宋家消息灵,只要把宋家村和三里屯的地圈一下,比镇上离国寺更近,地理位置更加优越,赚的钱自然也越多。 “新县令没来,现在县衙里,咱爹一个人说了算!” “圈地还不是爹一句话的事!”李氏美滋滋的插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