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和道_041-042章 神通业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41-042章 神通业力 (第2/2页)

疑惑。李昊看过《资治通鉴》,最有名的就是梁武帝。梁武帝建立梁国,非常了不起,晚年笃信佛法,纵容邪恶,郭祖深形容:“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后来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禁在台城,忧愤交加,饥渴而死。

    梁武帝饿死这个事情在历史上影响极坏,后来很多的帝王将相对佛教心存怀疑,唐太宗开始也不信奉佛法。佛教中说拜佛有很大功德,梁武帝造寺度僧、印施经典、大兴佛教,功德这么大,为什么最后还是不得好死呢?

    后来李昊读了佛经,才知道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有因果关系的,不能只看这一辈子,要看三世因果。佛家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下世果,今生作者是。”若只是看这辈子,很多东西就说不通了。

    梁武帝有一个国师叫志公禅师,有一天武帝问志公禅师自己会怎么死,志公手掌作刀状往脖子上一割,其实就是在暗示“侯景(喉颈)之乱”。

    据说梁武帝在因地修道的时候,有一只很调皮,也很通人性的猴子,他不入定时,它不麻烦他;他刚刚一入定,它就弄出一个什么动静,把他扰乱的不能入定。这猴子大概是怕他睡着了不念经,所以就给他做一个巡香的人;怕他睡着了不修行,就把他弄醒,令他不能入定。这个老修行心里觉得很不高兴的:“这猴子真是讨厌!”于是就把这猴子圈到旁边的洞里,不过是想让它一时不麻烦自己。这一次他入定了很多天,等他一出定的时候,想起猴子还在洞里圈着呢,就去把洞门的石头移开一看,这猴子已经饿死了。

    这个猴子转世就是侯景,最后把武帝圈在台城饿死了。

    这就叫神通不敌业力。

    有些穿越大神说红莲业火来了,被他们用神通压下去了,那都是扯淡。除了承受之外,唯一能消除业障的,就是忏悔。所以寺院每天作晚课的时候,都要念“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把白天做错的事及时忏悔消除。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释迦佛在印度传法的时候,波斯匿王命迦毗罗卫城的释迦族(释迦牟尼佛的宗族)送一名公主入宫和亲。释迦族违命,饰一美婢伪称公主,是为茉利夫人。茉利夫人与波斯匿王生下了王子毗琉璃。

    毗琉璃王子少年时,至释迦族中聚会,被讥为“婢女之子”,毗琉璃忿怒,誓言报复,便对身旁的苦行梵志说:“释迦族人对我横加毁辱,以后我登上王位时,你要提醒我这件事。”毗琉璃王子二十岁时发动兵变,流放了波斯匿王,自行即位,是为毗琉璃王。

    苦行梵志就此事提醒琉璃王。毗琉璃王想起旧恨,进兵迦毗罗卫城。释迦牟尼佛力阻三次,最后仍然无法阻挡。释迦族人遭到毗琉璃王残虐屠杀,终于灭亡。

    佛弟子目犍连尊者,欲以神通保卫释迦族人。佛祖哀示,以此为前世因果,而释迦族今生又不慎再惹怨怒,毗琉璃王杀意坚决,已不可救。

    不久后,毗琉璃王在舍卫城杀死了兄长祇陀太子,又流放了波斯匿王,导致其死亡。

    毗琉璃王后期荒yin酒色,在大河游憩时,船队遇暴风雨沉没而死,从此,憍萨罗国被摩揭陀国阿阇世王合并。

    诸比丘问佛:“释迦族以何因缘受此苦难?”佛说:“往昔,罗阅城有一鱼村,因为时值饥荒,米贵如黄金,人们就以草根为食。村中有一大池塘,池内有很多鱼类,人们便捕鱼而食。当时有二条大鱼,这样说到:我等是水族,不是处在干地之中,而这些人都以我们为食。村中有一小孩,才八岁,虽然不捕鱼,但见到人们捕鱼时,心生欢喜。当时罗阅城人就是今日释迦族,当时二条大鱼,一为琉璃王,一为苦行梵志,见到鱼笑之小孩是我,因为杀鱼的罪业,无数劫中受地狱苦,我也因随喜造恶,而感召今日头疼,如被石头压住一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