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034-037章 命运长河 (第2/2页)
山河,如同明镜鉴照般的清晰明白,来去自由自在无所挂碍不留痕迹。 这时候心体虚明照应,了脱一切过去造作的宿业陈习,唯一的微妙精真,生灭的根元,从此而披露发明。此时能够无一遗漏地观见十方世界中十二类众生的类别,虽然还没有通其识蕴,但是已观见到了十二类众生的七识种子,这是生灭的根元,十二类众生出一切行蕴,莫不如此。如同浮游的云气,熠熠清扰,成为浮动的根尘,从而究竟了十二类众生的枢xue,这叫做行蕴境地。 古印度那些数论师修到这个境界,对比修仙境界,应该是修到混沌金仙了。行阴是什么呢?其实就是第八识中的的七识种子微细生灭之相。也叫“幽隐妄想”,因为还有幽隐妄想,这个时候他们看到什么呢? 这样得正知在奢摩他中修行的修行者,已经察破行蕴之机,乘於清净眼根获得的八百功德,观见八万劫中所有众生行蕴之境,业行迁流,湾转循环,死而在此,生而趋彼。只见到众生轮回之处,而八万劫之外,却冥然无所观见。 这个时候他便作这样的见解:这世间十方的众生,於八万劫以来,无因而自有。由於这样计度认为,从而亡失了正遍知觉,堕落在外道之中,迷失了真性。 有的修行人对於十二类众生已经观见到它们的生灭根元,知道人还从人生,悟到鸟是从鸟生,乌鸦原本就是黑的,鸿鹄从来就是白的,人和天人本来就是竖立著生活的,畜生本来就是横著生活的,白不是洗成的,黑不是染造的。 这些从八万劫以来,并没有什麽改变,可见其各各自生,没有不同的因,以此而知,我尽此形命之後,还生於我。而我本来就不曾见过菩提道,哪里又会有成就菩提的事情呢由此当知今日的一切物象,都是从昔以来本来无因的。由这样来认识计度,从而亡失了正等遍觉知,堕落在外道之中,迷失了菩真性。 也就是说,他们看到八万劫之内的众生轮回,但是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也就是惚兮恍兮,晦昧不清,看不清楚。这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比上面那些预测师高明多了,即使那些神祇也做不到,因为大多数神明都是属于欲界天的。 修行到行蕴的会出现很多境界,有的搞不清楚怎么回事,以为这就是根本的真理,作种种计度,最后都落入外道中去。 有的更了不起,修道第五蕴识蕴,这个时候会怎样呢? 那些修行者,穷尽了种种行蕴,性入澄空,生灭之心到此灭尽,但唯有於寂灭涅盘境界的真精微妙尚未圆满成就。而於归识性,揽为自体,遂计尽虚空界十二类众生,皆我身中一类一类渐渐流出,作这样的殊胜解释,这时,这人则堕能非能执,摩酝首罗天王现无边身,成为他的伴侣。 修炼到识蕴的时候,有人就会认为这个识性就是我的自性,所有虚空界的众生都是从我的自体流出的,这个时候摩酝首罗天王就会现身出来,和他一起,因为他的想法和摩酝首罗天王一样。 摩酝首罗是色界顶色究竟天之主,也叫大自在,谓此天王于大千世界中得自在故。大自在天有二种:一曰毗舍阇摩醯首罗,一曰净居摩醯首罗。 毗舍阇摩醯首罗天王有二目八臂,乘白牛,住于色界。这里说的摩酝首罗现无边身,就是说的这种大自在天,这是印度涂灰外道所崇拜的天神。摩醯首罗天王认为于三界中所有一切,命非命物皆是摩醯首罗天生:虚空是头,地是身,水是尿,山是粪,一切众生是腹中虫,风是命,火是暖,罪福是业,日月为眼,是八种是摩醯首罗身。 灰涂外道是古代印度外道之一。即遍身涂灰,以苦行求升天,崇拜大自在天之一派。此外道以大自在天为万物之创造神,其全身涂灰,饮糠汁沸汤,持牛、狗、鸡、雉等戒,杀羊祀彼天,执此为解脱之因。 净居摩醯首罗:第十地之菩萨,将成佛时在色界之顶,净居天之上,现大自在天子之胜报,以胜妙之天形,绍佛位,行灌顶。如皇太子初受职时,以己业力故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此菩萨坐莲华已,十方世界诸佛放大光明照。此菩萨受灌顶位如转轮圣王长子受王位时。 灌顶是古印度的一种风俗习惯。太子即王位的时候,就要给他举行灌顶仪式。要用四大海的水,把珠宝、香料、珍奇之物放在海水里面。然后骑上大象,顺着象牙把水灌到太子头上。用这种形式祝福国王安乐、健康、长寿,祝福国家太平、国富民强、人寿年丰。灌顶是吉祥的象征。释迦牟尼佛恒顺众生,顺应这种风俗,也给大众灌顶。于是,灌顶仪规就在佛教里流传下来了。 第十地菩萨最后在十地末尾,即将成佛的时候,在色界之顶净居天,受十方佛菩萨发光而赐予灌顶。此时大宝莲华自然化出,受一切种智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