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秦王府的纨绔 (第1/2页)
转过天来,明宇起了个大早,在演武场练过了每日必做的功课,出了一身透汗,只觉神清气爽,精力十足。 初雪,白露两个侍女不愧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模样好,伺候人也周到,明宇洗漱完毕,在她们的服饰下换好了衣衫。正琢磨着等会去到长安城里面去开开眼界,也见识下一千多年前的繁华都市是个什么模样。 初雪白露二人见李明宇迈着步子要出门去,开口问道“小郎君可是要出去?” 明宇点头道“不错,我初来长安,打算出去转转,怎的,你们也想要跟去么?” 初雪笑道“小郎君想要出去,今日怕是不成了。方才小郎君习武时,王总管打发人来通知,说奉了王妃的旨意,待会要接小郎君去府中学馆读书。” 明宇听完,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大好心情瞬间一落到底。有心想要逃学,可又不敢真个违拗长孙的意思。 不大会,总管王德来了,引着愁眉苦脸的李明宇往学堂处走去。 王德见李明宇精神不佳,问道“小郎君可是昨日没休息好?还是住的不惯么?我看你气色不振,要不找个御医来看看?” 明宇低着头,有气无力的答道“王总管放心,我没事,只是一想起要去读书,就脑袋疼,一听到之乎者也就昏昏欲睡。所以提不起精神。” 王德笑眯眯安慰道“小郎君放心,王妃娘娘最是关心诸位世子的学业,请的都是长安城里饱读诗书的大儒名仕,字字珠玑,出口成章。保准你听了受益匪浅。” 明宇听他说完,脑袋垂的更低,心道我就怕这样的,说话就说话,非要引经据典,左绕右绕,好似不这样不足以显示他的才学一样。 明宇叹道“哎,想我都这么大年岁了,还要陪着他们几个五六岁的娃娃一块摇头晃脑的读《急就篇》,真是丢脸丢到家了。” “小郎君放心,几位世子虽然年纪最幼,但都聪慧过人,早就过了启蒙阶段,如今正在随先生学习《礼记》。”说罢,王德下巴一扬,颇为自豪道“而且这学堂里,不光是咱们王府的世子,还有好多王爷天策府之中的亲厚将领,心腹谋臣的孩子。王妃娘娘将他们统统召到王府之中,聘请饱学名士教导,也算是和府中几个世子一块作伴。” 李明宇听后,心中明了,哦,原来是还有陪读的。暗想,长孙他们两口子果然会笼络人心啊,大打感情牌,从上到下,从小到大,将他们牢牢的捆在二伯李世民的战车上。 王德道“小郎君往后莫要如此客套,直接叫我王德便好。” 明宇笑道“王总管,既然你这么说,我总觉得直呼名字太过生分,不如以后我唤你老王可好?” 王德一听,没口子答应“好,好,这个称呼好。听着就亲切,有人情味。” 说话间,已经来到学馆,王德还有事情要忙,恭声告退。 明宇迈步走进,所谓的学馆,其实是一座宽敞明亮的大殿。此时,先生还未到,明宇抬眼打量了下,只见四周摆满了书卷,几个老大的兽面熏炉装满了木炭,发出滚滚热浪。虽然外面天寒地冻,可却将学堂内烘烤得温暖如春。十几个案几分成三列,上面摆满了笔墨纸砚。 李承乾居中而坐,李泰,李恪分列两旁,哥仨老老实实跪坐在第一排,正襟危坐。看到明宇进来后,李恪偷偷的对着他挤眉弄眼了一番。 在他们身后,有十来个半大小子,年纪从七八岁到十一二岁的都有。有的趴在案几上,有的咬着笔杆子,有的看似在捧着书籍苦读,实则一双眼睛却不住的往明宇这偷瞄。 看到又是这种跪坐的案几,明宇心中叫了声苦,来到唐朝这么多年,这个跪坐仍旧是不习惯得很。平素他都是能盘腿就盘腿,能偷懒就偷懒,咬牙坚持着吃个饭还成,但是一想到要在这一坐就是一上午,还没等坐呢,膝盖就隐隐觉得酸痛起来。 明宇本就不情愿来读书,要不是长孙有令,他早都不知道跑哪去逛了。 心情不好,也懒得与那些孩子打招呼,寻了个最后排没人坐的角落,盘腿往地上一坐,身子往廊柱上一靠,脑中胡思乱想着开始琢磨要怎生消磨掉这一上午的时光。 明宇旁边坐着一个十来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