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九十九章 我不是针对你... (第1/2页)
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永远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与别人不同的是,山东是莫名其妙成为第一个吃螃蟹得。 其实在最初的时候,大家可真是同仇敌忾,坚决反对新政,其实大多数人都不懂新政是什么,他们只是认为如果这是好事,又岂会轮到我山东,早就在京城施行,你们就是觉得我们山东大汉好欺负。 欺人太甚。 岂有此理! 如今! 真香! 因为郭淡并不在乎新政是否能够全国普及,他在乎的只是肥宅的皇权伸张,故此他对山东地区那真是全力以赴,可没有想着留一些财富给别得地方。 全部都砸在山东。 这制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故此徐姑姑来到临清时,才会觉得这里非常像卫辉府。 这可不是新政带来的,而是资本带来的。 一诺币更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诺币的第一站发行当然是卫辉府,那可是大本营,但是第二站可不是边上的开封府,而是临清,如果新政不是山东试验,一诺币绝不可能这么早来山东。 山东百姓可真是占尽便宜,繁荣得商业给当地百姓创造了巨额得财富,同时税收免一半,一诺币还能将火耗税给免了。 试问帝都百姓何曾受过此等羞辱......! 而郭淡此行一个主要目的就是来主持发行一诺币的。 还说自己不是来装逼得。 这逼装得可也真是没谁了。 因为不仅仅是临清的百姓,是整个山东地区可都在盼着一诺币。 这可是能够省不少钱得。 这财神爷一到,一诺币得以发行。 发行得方式大致有两种。 第一,就是商人以自己在钱庄的存银来置换一诺币,光风驰集团和方圆信行就换得十二万两,那么其它的商人不换也得换,自己的员工会感到不满。 第二,就是一诺粮行将在山东采购二十万两粮食。 前者是将钱发到工商业者手中,后者就是将钱发到农民手中。 另外还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就是从今日开始山东官吏都将通过一诺钱庄领取俸禄。 因为在新政中,税将不交予官府,而是直接交到一诺钱庄,届时朝廷具体是怎么规定得,那一诺钱庄就怎么支付给地方官府。 这也为预算制度打下了基础。 这其实也是中央进一步控制地方官府。 同时能够杜绝一些贪污腐败现象,其实在职官员最反对的其实是这个条例,今后若想贪污,那可就得动动脑筋,当然,想要凭此制止贪污现象,那也是很难得。 以后说不准这一诺钱庄也会腐化。 这都是很正常得。 但郭淡只看重当下,如今连rou吃不上,你凭什么去担忧以后这rou吃多了,会不会有三高,会不会变胖,会不会痛风。 这不是在搞笑么。 “曹院长,不知此时此刻,大人们得心情是如何?” 郭淡偏头向曹恪问道。 曹恪摇摇头道:“这可非一言能够道尽的,要说他们是真心实意得接受新政,那也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勉强接受吧。倘若朝中又有风吹草动,很快就会死灰复燃。” “勉强接受也是接受,总比不接受要好。”郭淡又是拱手道:“这一切可多亏曹院长啊!” “不敢,不敢。” 曹恪忙道:“若无郭顾问的全力支持,这新政改革谈何容易,至少也不会在一年之内就能够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那些人可比我等精明多了,若是有办法,那他们是绝不会轻易罢休得,实在是如今民心所向,他们才无奈接受。” 是个明白人。 是郭淡的财富击穿了百姓与士绅的联系,迫使他们接受新政。 郭淡笑呵呵道:“但是我已经发挥了所有的力量,你们待会北上改革,我可帮不了多少忙。” 山东结束之后,曹恪他们立刻要前往九镇所在得州府推动改革。 曹恪笑道:“其实郭顾问已经帮了我们大忙,我们此番北方就是去捡功劳得。” 你都将军队给控制住,剩下的就不是什么问题。 说着,曹恪又问道:“郭顾问,关于这一诺币,在下有些不太明白,同样是铸币,为何朝廷就如此失败,而你却能够取得成功。” 郭淡笑道:“这原因很简单,就是‘一诺’。” “一诺?” 曹恪微微一愣,道:“一诺千金?” 郭淡点点头道:“就是这么简单。你信不信,在什么都不变的情况,只要将一诺铸币作坊交给朝廷,一诺币马上就会玩完。” 曹恪尬笑地点点头。 他知道这是一句大实话,哪怕朝廷再怎么保证,商人也决不能找朝廷铸币。 傻子才这么干。 就是因为关系不平等,朝廷要偷工减料,商人又能怎么办。 大明宝钞不就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