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百八十二章 美好的一天,从996开始 (第1/2页)
一诺牙行! “怎么样?” 见到回来,徐姑姑、寇涴纱立刻站起身来,询问道。 能否承包军饷,对于一诺牙行而言,可是至关重要得。 “还能怎么样。” 郭淡往沙发上一坐,笑道:“尴尬呗!有些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将手伸到水里面,就知道这里面全都是泥,只是大家都不说出来而已,可一旦将说出来,那就没得谈了,我们将跟户部对接,承包九镇的军饷。” 徐姑姑笑问道:“那他们岂不是痛不欲生?” 郭淡呵呵道:“简直就是生不如死。” 寇涴纱担忧道:“那我们岂不是将人都给得罪了。” 郭淡道:“这不是得不得罪人的问题,而是生死存亡的问题,其实上面若有一个大贪官,那倒还好,至少能够成为大贪官的人,都是聪明人,他会有分寸的,就不会竭泽而渔。怕就怕现在这种群贪无首情况,你贪一点,我就多贪一点,大家都盯着钱,谁也不会关心国家安危,就他们这种玩法,只会拉着我们一块陪葬,与其等死,就不如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说着,他向徐姑姑道:“这才是唇亡齿寒所要表达得意思。” 徐姑姑是真心无法反驳,将一份契约递给郭淡,“这是我们刚刚柳家签订契约,届时柳家将会长期为我们一诺粮行丈量土地。” “你这话题转移的可真是生硬啊。” 郭淡接过契约来,还是忍不住讽刺了徐姑姑一句,又问道:“关于与柳家得合作,我记得我安排过要随时去choucha?” 朱尧媖立刻道:“在这两年来,我们已经派人去choucha过五十三次,涉及到二十八个县城,且误差都在契约规定得范围内。” 徐姑姑笑道:“谁敢在你头上耍小聪明。” 郭淡笑呵呵道:“可就怕人将计就计,我的威信可以当做武器使用,但也不能完全依赖,凡事还得照规矩办事,这才是最令人放心得。” 寇涴纱问道:“夫君,我们在这一笔买卖中又能够赚取多少?” 承包军饷之前并非是在郭淡的计划中,单就买卖而言,她还是有些疑虑,毕竟从军饷中谋利,无异于火中取栗。 郭淡却向朱尧媖问道:“芳尘,我让你查数据,查得怎么样?” 朱尧媖点点头道:“我都查过了。” 郭淡笑道:“那你就来做一个总结吧。” “是。” 朱尧媖稍微有些忐忑,道:“我查过历来关于九镇军饷的变化,其实根据边境得田亩数来看,在未发生战事的情况下,是能够自产自足的,不需要从任何地方运送粮食过去,而运送一石粮食成本,需要五到七石。” 寇涴纱问道:“既然如此,那为何粮饷总是不足?” 朱尧媖道:“首先,是因为战争,如在嘉靖时期,北边鞑靼常年袭扰边境,导致大量百姓出逃,出现大量荒地,而在那期间边塞粮价上涨十倍,运送粮食过去,都比从当地购买粮食要划算。 其次,是因为钱币,在军屯制废弛之后,便出现了商屯,朝廷花银子从当地商人手中购买粮食,可是最终又由于朝廷也缺银子,朝廷最终又采取用盐引去换取银子,导致商屯变得无利可图,商人大规模离开边镇,九镇粮食产量骤减。 最后,由于军屯、商屯、民屯兴废往复,这又让朝中权贵有机可乘,如今再想改革,已难收实效。” 徐姑姑不禁赞许地瞧了眼朱尧媖。 她也没有想到,朱尧媖竟然成长得这么快,言简意赅,一语就道出问题所在。 “总结得非常好。” 郭淡笑着点点头,又向朱尧媖道:“芳尘,你有没有兴趣担任一诺粮行的总经理?” 朱尧媖睁大眼睛道:“我?一诺粮行总经理?” 郭淡点点头道:“如管理账目这种事,只需要仔细、耐心,再加上那边还有信行的帮助,并非是一件太难得事,一诺牙行倒也不缺这种人才,我身边如今缺得是那种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 朱尧媖忐忑不安道:“可是...可是我不知道自己行不行?” 郭淡笑道:“这领导说你行,你不行也行,领导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 徐姑姑闻言抿唇一笑,道:“可真是至理名言啊!” 寇涴纱也道:“芳尘,你要真不行,他可绝不会答应的。” 朱尧媖略显不好意思道:“那...那我试试看。” “那就这么决定了,李总经理。” 郭淡笑着点点头,又从朱尧媖手中接过资料来,随意翻了翻,道:“其实这一笔买卖是否有利可图,关键就看边镇产量能否供应军队,如果能够,那就绝对有利可图,不但如此,这一笔买卖还能够让我们一诺牙行更上一层楼。” 寇涴纱问道:“此话怎讲?” “因为这里面蕴含着一个庞大得市场。” 郭淡拿起笔来,在一张白纸上,一边画着,一边说道:“就目前就来,这粮饷几乎等于一个恒定的需求,我们要就是将这个恒定的需求,变成一个恒定的市场。 在经过军制改革之后,边镇已经没有军屯,只有民屯和商屯,朝廷花钱从边镇购买粮食,边民有钱了,自然就需要购买日常生活物资,这无疑将进一步刺激卫辉府得生产,而卫辉府的生产又将会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利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