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八章 有钱真好 (第1/2页)
尴尬! 特么真是尴尬呀! 京城边上开了一个大港口,朝鲜人竟然比他们这些朝中大臣要先知道。 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很快,这消息就传遍朝野。 大臣们先是感到无比震惊。 怎么可能? 天津卫开了一个那么大的港口,而且还运作了一年多之久。 我们竟然是一无所知。 愤怒! 随后大臣们就对此是无比得愤怒。 真是被骗惨了。 难怪当初万历愿意放弃卫辉府那豪华的潞王府,从天津卫拨了那么一块废地给潞王建潞王府,而且都还不用朝廷出钱。 这根本就不是万历的作风。 原来潞王府只是一个幌子。 但也怪他们成天就盯着闺房那点事,天天坐井观天,对海外之事是毫无兴趣,不然的话,根本瞒不了这么久。 大殿外。 群臣是议论纷纷。 对于万历与郭淡的勾当,真是嗤之以鼻。 他们甚至在想,究竟这一对帝商组合,还干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 “督公,內相,你们是否早已知道此事?” 张鹤鸣向张鲸、张诚问道。 张诚道:“咱家也跟你们一样,刚刚知道此事。” 张鲸道:“这事我们东厂可没有参与。” 虽然万历也没有告诉他们,但其实这二人都知道的,张诚当然不会说,而张鲸的话,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是为时已晚,刚开始谁知道是个什么情况,等到建成之后,他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港口。 他觉得没有必要再说,因为已经阻止不了郭淡,当时郭淡已经控制住钞关。 张鹤鸣又问道:“不知二位对此如何看?” 港口跟他们太监利益是密切相连的。 张鲸岂不知张鹤鸣有挑拨之意,滴水不漏地说道:“目前还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等到弄清楚之后再说吧。” 张诚点点头道:“督公言之有理。” 过得一会儿,大殿得门终于打开来。 大臣们依序入殿。 “皇上驾到。” 一声鸡婆嗓。 只见万历悠哉悠哉地来到台阶上。 三呼万岁过后,申时行身为首辅,自然先站出来,道:“启禀陛下,朝鲜遣使来询问,今年可否从上海过来,经天津卫港口,入京上贡。” 说到“天津卫港口”时,他还故意加重几分语气。 万历道:“贡品可海运入天津港,使节还是走陆路吧。” 申时行一脸错愕。 他没有想到,万历会说得如此自然。 王家屏便站出来问道:“陛下,天津卫何时多出一个港口来?” 万历微笑道:“哦,朕两年前在天津卫建了一个港口。” 陈有年立刻道:“陛下,臣等对此一无所知。” 万历道:“此乃朕的家事,故此没有跟你们说。” 家事? 大臣们皆是呆呆地望着万历。 张鹤鸣好意提醒道:“陛下,我朝对于开港向来非常慎重,此乃国家大事啊!” “朕开一个私港,怎能算是国家大事,难道朕在后宫建一间屋,也得先向征求你们的同意吗?”万历怫然不悦道。 “臣不敢。”张鹤鸣躬身一礼,可有道:“但是两事怎能混为一谈?” “这就是一回事。” 万历轻哼道:“这‘天津卫’一名源于何典故,诸位爱卿应该也都清楚,意为天子渡口,朕在天津卫建一个天子港,乃名正言顺,有何不可。而且,朕也这么做,也是顾忌民情,不愿与民争利。 天津卫若有一个港口,往后不少贡品就能够从天津卫入京,不用在月港与商民争利,惊扰当地百姓。” 王锡爵、王家屏突然觉得万历说得有点道理。 整个大明就月港一个港口,皇帝的货物往那边走,百姓的货物也往那边走,百姓当然得为皇帝让道,沿途过来,也会惊扰各个州府,从天津卫入京,那就方便多了,确实有些道理。 沈一贯立刻道:“陛下爱民如子,真乃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福啊。” 万历呵呵道:“这都是应该的,若非你们今日询问,朕都不想说,爱卿也莫要再提。” 你当然不会说啊! 李三才道:“陛下,天津卫离京城太近,在此开港口,若引来贼寇,只怕后患无穷啊。” 万历立刻道:“爱卿此番谏言,可真是深得朕心,朕也觉得在天津卫开港,确实有此隐患啊。” 李三才不由得面色一喜。 这皇帝还是挺听劝得。 这想法刚刚冒出,哪知万历话锋一转,道:“朕打算遣派朕的天子军前去镇守,并且从卫辉府订购大量火器,如此便可保万无一失。” 神马? 又订购火器? 李三才吓得一惊,道:“陛下,如今国库!” 不等他说完,万历便道:“不用国库拨钱,朕自己掏钱。” “!” 李三才顿时无言以对。 如今万历说话可真是硬气很,朕现在不用国家的钱,你们还能奈我何。 大臣们心里也都明白,如今万历在外面有个小金库。 不。 已经是大金库了! 张鹤鸣道:“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