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章 各就各位进入阵地 演习开始火炮当先 (第1/2页)
9月12日上午8:30。 “先生们!经过了一个星期的训练,各位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新的战术。告诉我,大家有没有赢得这场演习胜利的决心?”载伯涵一身戎装,头上依旧戴着自己的行冠,站在两个连队面前高声问道。 “有!”二百多人齐声喊道。 “有没有赢得这场演习胜利的信心?”载伯涵又问道。 “有!”大家更加使劲地喊道。 载伯涵抬起右手指向观察点,喊道:“你们的皇帝陛下就在那边注视着你们,拿出你们的智慧和勇气,把胜利献给你们的陛下吧!” “乌拉!乌拉!乌拉!”所有人都欢呼了起来,有的人甚至把枪高高地举了起来。 欢呼声传出了老远,在观察点的威廉二世都听见了隐隐约约传来的欢呼声。 “看来我们的小朋友调动士气很有一套啊。”威廉二世对着身旁的总参谋长施利芬伯爵说道。 施利芬这会儿正举着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载伯涵一方的阵地,听到威廉二世的话后,一边继续观察阵地一边说道:“调动士气先不说,不得不承认他在防御上的确有一套,看来莱因哈特想要赢得胜利得费一番力气了。” “哦?”威廉二世也举起望远镜看了起来,不过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来有什么,于是便放下望远镜看向施利芬。 施利芬这会儿也放下了望远镜,看到威廉二世看向他,便开口说道:“陛下,你看,在阵地前面四百米处有三道铁丝网,铁丝网前面还有一道半米深的宽壕沟。三道铁丝网还有那道壕沟的存在便有效地阻挡了骑兵的进攻,铁丝网之间的距离和壕沟的存在使得战马无法直接越过。这样一来就只能靠炮兵把铁丝网炸出一个缺口,或是由步兵将铁丝网破开一道通路。可以说在此之前骑兵只能在一旁观战。” 威廉二世闻言再次举起望远镜,仔细看了一会儿,发现果真如施利芬所说。 载伯涵这边已经率领众人进入了战壕。 另一边的冯·莱因哈特也在拿着望远镜观察载伯涵的防线。听到传来的“乌拉”声,莱因哈特不屑地哼了一下:“给自己壮胆吗?” 由于莱因哈特是进攻的一方,载伯涵一方只防御不反击,而且连火炮也没有。在莱因哈特看来这次演习也就是走个过场,要注意的也就是让载伯涵不要输得太难看而已。出于这种想法,莱因哈特连出发阵地都没有营建,士兵分成了三部分,步兵按照编制席地而坐 步兵们十分轻松地相互交谈着,一点紧张的气氛都没有。毕竟在他们看来,对面的两个连队在演习开始后不久就会被炮兵撕碎,到时候他们只要到对方阵地上逛一圈就可以了。就算对方有幸在火炮的轰击下幸存下来,双方的兵力差距也太大了,载伯涵一方是一个164人的步兵连和一个74人的机枪连,而这边仅步兵连就是12个,人数高达两千人左右,所以这场战斗在第三步兵团的士兵心里根本就没有任何悬念。 在步兵后面的两个骑兵连也十分轻松,士兵们不是在互相聊天,就是在安抚自己的战马。两个骑兵连一共三百匹战马,这会儿竟听不见一声马的嘶鸣,所有的战马都十分地温顺平静。 两位连长也在举着望远镜观察前方阵地。 一连长伊翁上尉哀叹道:“唉,看来这次没咱们的事了。” “是啊,”二连长弗格尔点点头说道,“等到步兵打开通路,战斗也就该结束了。” 这会最忙的就数炮兵营了。 “先生们,加把劲,一会儿演习就看咱们炮兵了!”炮兵营营长迪特里希在炮兵的预设阵地上高声喊着,“对方只有两个连,让大家看看,只要我们炮兵就可以把对方全部干掉!尤其是一连的,让大家看看我们新武器的威力。” 炮兵营这会儿正在努力地将火炮展开,并构筑炮兵阵地。和电视、电影上演的不一样,两门火炮之间的间距在二十米以上。火炮的最大射程是7800米,由于不用担心反火炮,莱因哈特把火炮阵地构筑在载伯涵阵地前两千米处,而载伯涵的三条战壕的间隔分别是一百米和五百米左右,这样一来载伯涵的整个阵地都在莱因哈特的火炮射程之内,而且是在火炮的最佳射击范围内。 按德军编制,一个炮兵营下辖三个炮兵连,每连六门77毫米M96型野战炮,分为三个排,这样一共是十八门火炮。其中一连换装了新的M96改进型火炮。从外观上来看两种火炮差别不大,使用的弹药也都一样,但新火炮更换了由载伯涵提供的技术制成的新制退器,射速比旧型号提高了大约三倍。 再看载伯涵这边,由于是平时编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