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马家堡赴德今启程 火车站诸公使送行 (第2/2页)
“哈哈哈,王爷谬赞了,其实若是换上我大日本帝国的国民能做的比这更好。”小村寿太郎笑着说道。 “这已经很不错了,同为亚洲人,看来贵国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的。”载伯涵继续笑着说,没有人发现载伯涵缩进袖子里的双手已经攥紧了。 “贵我两国一衣带水,自是应当互相提携。只要贵国认真学习,在我国的帮助下肯定能够达到接近我国的水平的。”小村寿太郎昂着头对载伯涵说道。 “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知这学生是不是可以超越老师呢?”载伯涵眯眯眼问道。 “哈哈哈,老师就是老师,当然会比学生更强,做学生的还是老老实实地跟在老师后面为好。” “呵呵,小村公使说得太对了,老师毕竟是老师嘛,就算偶尔打会儿盹,只要睡醒了照样不是学生能比得上的,您说是不是呀?” 没等小村寿太郎回答,载伯涵抱拳向大家弓手道:“多谢各位前来送行,载沣感激不尽,现在时辰到了,列位请留步。”说完便率众人登上火车。 “八嘎,这个载沣今天是怎么回事?川岛君,你回去查一下他最近都和那些人有过接触,最好是说了些什么都弄清楚,明白吗?”小村寿太郎恶狠狠地盯着载伯涵的背影对川岛桥口说道。 川岛桥口:“哈依!” ————————————————— 辰正三刻(八点四十五分),火车缓缓地开动了。 “五哥,这就是火车啊,感觉好快!”载涛趴在窗户向外望着兴奋地说道。 老六载洵、老七载涛还有溥侗一起随着载伯涵上了火车,老六老七要到大沽码头给载伯涵送行,而溥侗则被载伯涵拉进了使团中。 说起溥侗,按辈分是载伯涵的侄子,但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比载伯涵大了六岁。载伯涵之所以把溥侗列入使团,是因为在历史上溥侗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他自幼在上书房按部就班地读经史,学作诗文,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酷爱剧艺。昆、京艺术,生、旦、净、末、丑兼工,并对戏剧音乐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戏曲界一致称其为“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票界大王”。 虽然这是后来溥侗所达到的巅峰,现在他还没到那个水平,但载伯涵仔细问过溥侗,溥侗表示小生和乐器已经有一定的火候。对此载伯涵大喜,没有比一个多才多艺的皇族公爵(溥侗为世袭镇国公)更有噱头能够吸引眼球的了。 载伯涵看看窗外,雨点打在窗子上,外面下着小雨朦朦胧胧的,隐约可以看见路边的庄稼被雨水冲刷的绿油油的。由于下着雨,窗子都关着,防止雨水进到车厢。这个年代车厢里也没有空调,被说空调了,连个风扇都没有,载伯涵感到有些憋闷。 虽然载涛感觉火车已经是很快了,但对于坐惯了后世火车的载伯涵来说,这个年代的火车实在啊太慢了。从永定门火车站到天津老龙头车站,大约有一百三十七公里,辰正三刻发车,中间就在杨村车站停留片刻,至未初一刻(下午一点十五)才到,全程花了四个半小时!合着时速也就三十五至四十公里每小时,就这速度后世有些电动摩托就辇得上。 在老龙头车站停了三刻钟(四十五分钟),又是迎接又是午餐的,倒是载伯涵见到了开平矿务局诈骗案的主谋之一——天津海关税务司崔德琳。 最终到达塘沽站已经是申正(下午六点)。车站已经搭好了行台,悬挂着各国国旗。整个车站上挤满了人,中国人有,外国人也有。 见火车到来,车站上的德国军乐队开始演奏乐曲。 载伯涵率领众人下了火车,登上了“平安”号轮船。平安号是轮船招商局的客轮,为了载伯涵一行人专门从上海北上至天津。平安号只是一艘四十多米长的客轮,内部装修的倒是不错,尤其是大餐厅铺陈华美。 登上船后,载伯涵看天色已晚,知道今天是出发不了了。果真,船没有开动,载伯涵的俩弟弟随着张翼和崔德琳一起坐着小火轮去检查大沽口了。 到了晚上,平安号才趁着涨潮开至大沽口外。 想到明天就要出发了,睡不着的载伯涵来到甲班上透气,看着夜空,载伯涵暗暗对自己说道:“加油!这就是改变世界的第一步,努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