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苦等三月上谕到 上折子朱批准奏 (第2/2页)
品顶戴。 张翼德是躲过了一劫,可开平矿务局没能躲得过去。八国联军谈判代表宣称这是商业行为,不关联军的事,不能放在谈判里。清政府只得和历史上一样将任务交给了张翼,授权张翼使德后不必回国,直接赴英协商。 倒是八国联军对中国的劫掠屠杀一事倒是对谈判起了作用。奕劻命人收集了一部分资料,派人登在了各国报纸上,结果在各国和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沙俄对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的屠杀使得俄国不得不在4月成立军事法庭对黑龙江惨案进行审判,这比历史上早了一个月。 在各国国内舆论的压力下,八国联军不得不加快谈判,最终议定赔款时表示理应赔偿四万万五千万两,鉴于民众死伤每口赔付百两,酌情削减一千万两作为补偿。另商议地方赔款两千二百二十七万两千七百零八两用于补偿教会、教民。 听到这个消息,载伯涵不由得苦笑,每口百两看似很多,但日本书记生山杉彬仅奠仪就是五千两,给克林德立碑更是花费五万两。但好在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不是比历史上少了一千万两白银的赔款嘛,要知道此时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才仅仅八千万两左右,与赔款总额相比看似不多,但也已经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了。 ------------------- 经过三个月的初步准备,载伯涵已经计划好了这次出使德国。历史上载沣出使德国虽然评价颇高,称之不堕国威,但实际上原本计划访德结束后再访问英、美、日等国,但由于德国要求既然是专程道歉就不能再访问他国,于是访德结束后就匆匆回国了。到真的是专程道歉,除了道歉啥正事也没干成,也没能让今后将会成为大清朝实际掌权人的载沣多开开眼。 这次载伯涵心想一定不能重蹈覆辙,而且这次将是载伯涵在慈禧去世之前唯一一次出国的机会。 做好计划的载伯涵先上了两个折子《请派名伶、乐师、名厨随同出使德国彰显中华文明折》、《请派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庆义随同出使德国折》。 载伯涵在折子里表示,“泰西诸国自前明年间文艺复兴、力行改革,日益繁盛,自视为文明人,视他国皆为蛮夷。拳乱之事传至欧罗巴,其百姓皆视我为蛮族野人,称我等为鞑靼人。今使德道歉,皆认为乃文明国家对野蛮国家之胜利。今唯有展示我中华之文明方可扭转其人对我等之偏见,亦可淡化道歉之影响。 今泰西盛行歌剧,形胜我之京戏,泰西各大城市皆有剧院,其人称其为高雅艺术。每逢演出,无不爆满,欣赏着皆达官贵族、富豪乡绅。 又泰西贵族常办舞会,贵族子弟皆自幼修习舞蹈、音乐,其人视音乐为文明之象征,音乐亦为贵族子弟必要之修养。而德意志号称音乐之乡,“近代音乐之父”巴赫、“交响乐之父”海顿、“音乐神童”莫扎特、泰西乐圣贝多芬、“歌曲之王”舒伯特皆又乃德意志人,其国百姓多热爱音乐。 泰西各国烹饪手法多低劣,其菜肴只可果腹,色香味常不能俱全。唯法国菜烹饪较为精细,为各国所追捧,然多用名贵食材,亦稍差我中华美食一筹。 恳请择名伶、乐师、名厨数人随使德国,为德人展示我国戏曲音乐美食。其人观我戏曲婉转感人,听我音乐悠然动听,尝我美食色香味俱佳,定使德人折服,视我国亦为文明国家。借此之际大办中德文化交流,必能彰显我中华之文明,消除道歉之影响。” “欧罗巴各国贵族皆重视其家族传承,诸多家族可上溯千年。据闻德意志皇室霍亨索伦家族兴起于北宋嘉佑年间,距今已八百余载。其贵族门第观念似我六朝门阀氏族,视新兴家族为暴发户,颇为鄙视。今观我国,唯孔氏家族累世贵族,传承清晰历两千余年不绝。恳请派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孔庆仪随同出使德国。德人知其家族传承两千家,冠绝宇内,必不敢轻视,亦知我国之古老,有利于宣扬我国之文明。” 费了半天劲载伯涵拟好了两份奏折,虽然两宫行在远在西安,不过好在有电报在,上奏之后第三天新的旨意就到了。命载伯涵酌情招募,又升翰林院世袭五经博士孔庆仪以内阁侍读衔随使德国,赏五品顶戴。 收到旨意的载伯涵激动不已,自己为改变历史所迈出的第一步成功了!接下来就是招募合适的名伶、乐师和名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