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少年_第62章 永强小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章 永强小传 (第1/2页)

    吴永强,银山地质三分队人氏,绰号荞头。荞头又名藠头,形似蒜瓣,下圆上尖,酷似吴永强头型。

    荞头植物学名薤,说起薤(xiè)字,还有一首《薤露》以飨读者,歌曰:“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

    当然,这首略显忧伤的调子和吴永强本人之间有巨大的反差。

    少年吴永强性格开朗外向,活泼健谈,当被问及为何具有这样羡煞旁人的性格优点时,吴永强介绍了自己人生的三大信条。

    第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这是小小吴永强的安身立命之本。多年以来吴永强一直恪守这个信条,古人云:

    父母恩情似海深,人生莫忘父母恩;兄弟本是同根生,莫因小事起争论;

    生儿育女循环理,世代相传自古今;手足之情诚可贵,万事皆念骨rou亲;

    为人子女要孝顺,不孝之人罪孽深;人生难得兄弟爱,同心协力变成金;

    家贫方能出孝子,鸟兽尚知哺乳恩;谦让尊敬情意长,天伦之乐喜融融;

    父子原是骨rou亲,爹娘不敬敬何人;为人当数孔让梨,桃园结义刘关张;

    养育之恩不图报,望子成龙白费心;山上打虎亲兄弟,历代相传美名尊;

    家有严父慈母,一哥一姐的吴永强孝敬父母,尊重兄姐,对朋友也显得热情大方,主动礼貌。

    家人和朋友,是吴永强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基石,小时候父母是参天大树,是依靠,是庇护,长大了,朋友是拱月的众星,是交情,是人脉。

    第二、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一条是吴永强在病榻前突然顿悟的。

    四岁那年吴永强得过一场严重的小儿伤寒,起初误诊为一场感冒,两周后,当吴永强身上爆发出片片玫瑰花般绚烂的丘疹时,赤脚医生摇头叹气走到门外,暗示家人情况不妙,爹妈兄姐哭哭啼啼,以为吴永强要撒手人寰。

    之后几天,大哥吴永红和二姐吴小丽轮流在吴永强床边陪护,他们为他摇起拨浪鼓,唱起一支又一支童谣儿歌,吴永强在高烧和腹泻间歇睁开眼,在拨浪鼓和童谣带来的种种欢乐里,吴永强小小的身躯爆发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伤寒病魔做起了抗争。

    一周过后,坚强的吴永强不治而愈,家人喜极而泣,对于这个奇迹,吴永强解释为,要是没有我哥和我姐天天哄我开心,我早就不在了。所以,开心才是战胜病魔的不二法门。

    病愈之后吴永强就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生不管得不得意,都要尽欢。从此吴永强就坚持在寻找世界有趣的一面,少年吴永强的口头禅是,人活着要是不好玩,不如死掉算了。

    为了让生活有趣好玩,吴永强爱上了说笑话,笑话是他对抗无聊生活的有力武器,每当听到一个新笑话,吴永强在自己哈哈一笑之余,还要不遗余力把这个笑话散播到教室每一个角落,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由此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少年吴永强逃避一切艰深难懂、生僻玄奥的事物,譬如读书和写作业。

    吴永强害怕沉默,所以总是喜欢大声朗读课文,遭到了同桌秦婉璐的嫌弃。

    写作业需要思考,思考本质上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所以吴永强选择抄作业,嬉皮笑脸问人借作业,开开心心抄完还作业,一来一去,有两次机会打发思考的孤独。

    第三、合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活得合群是吴永强的另一个人生目标,他有一个强迫症般的标准,每天必须出门,和十个熟人打过招呼,和每个人说话时间超过十分钟。

    一大群人热热闹闹嘻嘻哈哈在一起,那才是吴永强的极乐世界,只有在人群里,吴永强才如鱼得水,浑身充满干劲,他来自大家庭,成长在大集体,吴永强积极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从大扫除到课间cao,从年级汇报演出到集体处分,任何超过三人的活动,都能让吴永强找到集体归属感。

    吴永强喜欢李响,不仅因为李响长得漂亮,成绩优秀,还因为李响喜欢和他说话。对吴永强那些不好笑的笑话,李响也总能报以礼貌性的假笑,而不像方鸣谦那样,趁机落井下石泼冷水,吴永强觉得李响很懂人情世故,是自己的好听众。

    吴永强喜欢李响的年头超过了大多数人婚姻的年头,即使到今天,想起少女李响,吴永强油腻的老脸依旧会泛出傻笑,他心里至今还有一个小小水泥乒乓球台,在放学后的夕阳照耀下,闪烁着青色反光,吴永强在乒乓球台前给众人讲着笑话,等着李响背着书包慢慢走来,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