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血zigong_第十六章 十年之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十年之后 (第2/4页)

情在排练房也是众人皆知的秘密。龚豹说豇豆也有能力,不过他暂时不确定具体是什么。

    大胖吃着薯砖摇摇头,说自己对什么青光还是青光眼,没印象。

    这让我想起苏信。他是不是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了某种能力呢?

    世界上没有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柏拉图说过。但如果是两个世界呢?

    我是个满是问题的白痴吧。

    龚豹衬衫上,薛定谔的猫眼,好像闪烁着光。

    我忽然想起前两天一百的公众号正好说到过这只猫。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据这一假说,电子也会具有干涉和衍射等波动现象,这被后来的电子衍射试验所证实。

    薛定谔的猫是诸多量子困惑中有代表性的一个。一只猫被封在一个密室里,密室里有食物有毒药。毒药瓶上有一个锤子,锤子由一个电子开关控制,电子开关由放射性原子控制。如果我们用薛定谔方程来描述薛定谔猫,则只能说,它处于一种活与不活的叠加态。我们只有在揭开盖子的一瞬间,才能确切地知道猫是死是活。此时,猫构成的波函数由叠加态立即收缩到某一个本征态。量子理论认为:如果没有揭开盖子,进行观察,我们永远也不知道猫是死是活,它将永远处于半死不活的叠加态,可这使微观不确定原理变成了宏观不确定原理,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猫既活又死违背了逻辑思维。

    薛定谔挖苦说:按照量子力学的解释,箱中之猫处于“死-活叠加态”——既死了又活着!要等到打开箱子看猫一眼才决定其生死。(请注意!不是发现而是决定,仅仅看一眼就足以致命!)正像哈姆雷特王子(引用自莎士比亚的名言)所说:“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只有当你打开盒子的时候,叠加态突然结束(在数学术语就是“波函数坍缩(collapse)”),哈姆雷特王子的犹豫才终于结束,我们知道了猫的确定态:死,或者活。哥本哈根的几率诠释的优点:只出现一个结果,这与我们观测到的结果相符合。有一个大问题:它要求波函数突然坍缩,可物理学中没有一个公式能够描述这种坍缩。尽管如此,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出于或许实用主义的考虑,还是接受了哥本哈根的诠释。付出的代价:违反了薛定谔方程。

    薛定谔尝试着用一个理想实验来检验量子理论隐含的不确之处。

    “当我们不观察时,月亮是不存在的”,这稍稍偏离了本意,准确来说,因为月亮也是由不确定的粒子组成的,所以如果我们转过头不去看月亮,那一大堆粒子就开始按照波函数弥散开去。于是乎,月亮的边缘开始显得模糊而不确定,它逐渐“融化”,变成概率波扩散到周围的空间里去。当然这么大一个月亮完全融化成空间中的概率是需要很长很长时间的,不过问题的实质是:要是不观察月亮,它就从确定的状态变成无数不确定的叠加。不观察它时,一个确定的,客观的月亮是不存在的。但只要一回头,一轮明月便又高悬空中,似乎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但其实,量子力学定律将月亮这种巨大质量的物体的波函数限制在很小的区域中,所以即使月亮弥散开去,弥散的程度也不是人眼能看出来的。

    一百的身份是红色轰炸机乐队主唱,高级程序设计师,小有名气的黑客和网红。果然天才的脑袋和一般人不一样。

    “下去排练吧,大胖等得发急了。”

    我的眼睛的确不灵光,没有看到龚豹眼神里的不甘心。龚豹一直不愿意琢磨,为什么有的人可以看着太空自由翱翔,自己呢?触霉头到极点。

    “不要多想。”我说。

    后来,因为我每个暑假的报道,混得个脸熟,尽管电视剧中心名额已满,我却被师傅虞姐介绍到财经频道,成为一名记者。喜欢摆弄摆弄相机和文字,过起曾经我对苏信说的,平凡的生活。然而却源于对过去的留恋和一些事情一直以来的无法理解,我也想找到乐队的秘密。鼓手,单晓婷,龚豹,或许在那场意外下的我们会一个个离去,但至少这次我不想再做逃兵。

    苏信会不会在某个契机,打开了关着薛定谔的猫的盒子呢?

    排练房开张那天,我们几个喝的烂醉,晚上倒在地上旋转的眼前满满记忆。

    在我的记忆力,章正鸣是一定看到那异像的。

    活下的人,是不是都获得了某些与异世的联结?

    和一百,龚豹嘀嘀咕咕。一百小学的时候还是个学渣,初中差点惨不忍睹时,突然一天就成为了天才。这开窍的节奏,我和苏信也如出一辙。

    凡是死的,我觉得都有过不去的心结。一百用他最强大脑思考着。

    我所知道的是高刚对成名梦的追逐,张之夏对爱与拯救的信仰痴狂,菜刀和苏信的心结是什么呢?这或许又成为了永远的秘密,只有猜测,没有真相。因为真相已经随着它的主人一起远去了。

    那颗青色的弹珠这么多年一直跟随我到北海。这是我所有少年时代的唯一遗物。我突然想,如果我能复制出一马夹袋的青色玻璃弹子,我能坚持住不崩溃吗?

    而“音乐拯救”兄妹二人的生命又从何说起呢?

    我实在搞不懂。

    龚豹说,你晓得吧?我们还有很多同伴。我在云南和四川那段时间认识的,有好几个都说见过这事情。

    是嘛!他们都有什么能力?

    他们有个群的,说是都是这些人,要拉我进去,我没加。别看台上火爆风sao,龚豹做事还是比较小心谨慎的。

    加加加,加进去看看!借着酒劲这回我要事情了。

    本来一百说他开个小号,我也没那么有所谓,就直接加了进去。

    群里竟有七个人!

    三个脑袋凑到小小的方寸屏幕前。屏幕发射出的,是不是青色的光芒呢?

    你好,请改真名,看群公告。

    说话的人。头像,男性三十岁左右,眉清目秀,肤白有女相,绝对是风流倜傥。华晨。

    第一件事,翻看其他人头像。

    鼓手?!

    那凹陷的眼窝,突出的肩胛骨,微微崛起张开的嘴唇,这不会错!

    但是为什么名字是李云?

    真是册那惊喜练练!

    夏青。长脚鹭鸶!然而他的头像却是一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