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绝密 (第2/2页)
由更巨大的工字钢作为立柱支撑着,到了底部每一根工字钢都由两米见方的混凝土浇筑包裹在一起,这显然是为了预防前几天整个山群突然升起而设计的特殊承重结构。仅在山腹中建造这耗资巨大的基地恐怕就需要数百工程兵几年的时间。 基地内工作场地鲜明的分成四大区,中间位置排列着十几组高高的柜子,原牧估计有几百个之多,两排柜子之间大约只留了一米的间隙,每个柜子里插满了圆柱形的金属管子,其中一部分杂乱无章地闪烁着各种颜色的灯光,从这些柜子里分别向四个方向延伸出许多电缆,其中三路去往三个不同国家的办公区域,第四路的所有电缆都异常粗大,进了山腹右侧一个漆黑的通道后向下消失不见。这设备原牧听钱燕芳说过,是世界上最大的EDVAC计算机服务器组,可以储存、记忆、分析极其庞大复杂的数据。 看来这个项目的启动到现在至少已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说不定在和苏联人交恶之前,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就已经在这里工作了。 原牧对这些科学设备并不了解,他悻悻然的走到床边,正准备躺下,房间里突然一下子进来很多人,汪教授、赵依然还有几个苏联人,美国人。这些人大多喘着粗气,肯定是跑着上来的,其中一个美国人拿着一张图片,他盯着图片一会又死死地看看原牧,仿佛见了鬼一样。其他包括赵依然在内的所有人也都是一脸不可思议的古怪表情。 几分钟内大家都没有说话,医疗室的气氛安静的可怕。这美国人哆哆嗦嗦的点上一支烟,压低了声音又像是要发泄般的叫道:“Whatthehell!。” 原牧听不懂英文,不过从语气中大致还是感觉的出来,这老外肯定是骂了句脏话。 汪教授面色苍白的转头看了这美国人一眼,示意接下来由自己来说。 “小原同志,你应该可以走路了吧,你跟我们来,我们找个其他地方一起谈谈。” 美国人手上的图片背对着原牧,看不见上面的内容,他困惑的跟着一行人出了医疗室,心里忐忑不安,自己从未做过见不得人的事,但是从这几个人的神情来看,就差在他身上刻上:“你是魔鬼”四个字。 原牧被带到另一个大了很多的房间内,看样子应该是他们经常碰头开会的地方,墙边整齐的排列着许多个文件柜,一个接着一个围成房间整整绕了大半圈,会议桌上散乱着一些还没来不及收拾的文件,文件里有些段落的后面狠狠的打着几个问号,虽说这个项目很绝密,不过估计他们被大量的工作折腾的也顾不上这些细节了。两个美国人,一个苏联人加上汪教授,赵依然还有一个壮硕的像堵墙一样的男人,这人也是中国人,不过原牧没见过。这六个人一字排开坐一边,原牧单独坐另一边。令他感到惊讶的是,坐在中间位置的竟然是赵依然而不是汪教授,这女人最多不过二十五六,还真是令人刮目相看。刚才的图片还在美国人手里,不过倒扣在桌上,明摆着现在还不想让他看到。 赵依然语气明显缓和了很多,她指了指第一次跟原牧见面的其他四人仔细介绍了一遍,苏联人叫卡尔达舍夫,两个美国人一个叫弗里曼戴森,图片就放在他的面前,另一个叫查德卡里根,都是研究天文物理学的世界级权威,最后这个魁梧的中国男人名字叫冯枫,是工程兵队伍的头,军衔竟然是少将,原牧对这些外国人“世界级权威”的身份没有太直观的概念,但他从钢铁厂许多退伍的老兵口中听说,少将至少也是准军级手握十万大军以上的人物才有资格被评定的军衔,而在这里,竟然只被派来指挥一支工程兵队伍,这个项目的特殊性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赵依然的脸上现在看不出什么表情,她很快的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用眼神示意了下汪教授和冯枫,两人点了点头,显然他们提前商量好了什么事,接着她用英文对着另一侧的三人说道:“Wesuggestheneedtoknoweverythingaboutthisprojectfirst.”然后她用俄文又复述了一遍。三个老外各自严肃的也都点了点头。 赵依然长吁一口气,坐直了身体对原牧正色道:“原牧同志,接下来你所听到的一切,除了参与这个项目的同志和战友就只有我国中央的两位首长,苏联已逝的斯大林主席,美国已逝的肯尼迪总统知道,即使第三次世界大战开打,这里也会照样运作。如果你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这个世界,就请务必严格保守秘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