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九章 封侯 (第1/3页)
大符篆师正文卷第四百四十九章封侯随着加冕仪式的进行,现场的气氛也渐渐变得热烈起来。 来自神圣和沧海帝国的使臣各自送上了丰厚的贺礼,同时两大帝国,也都分别派出了身份地位极高的人。 神圣帝国这边的使节团里面,据说来了一位皇子,不过始终没有露面。 沧海帝国这边,同样来了一位皇子,是沧海帝国的二皇子,听说这位二皇子,也是沧海帝国储君的有力争夺者。 因为祖龙帝国这边,始终没有公布先皇死讯,只说先皇闭关修炼,所以摄政王李彧宣布尊先皇为太上皇。 然后随着他将象征皇帝的冠冕亲自戴在李英头上,将皇帝御玺交到李英手中,这场登基加冕仪式,算是全部完成。 从此后,太子李英,就成了合法合理的……帝国新皇帝! 全场所有人,一起站起身,躬身施礼,高呼陛下万岁。 年轻的神圣帝国皇帝! 定年号为英武。 祖龙帝国新帝李英的英武元年,正式开启。 这一年,这一天,白牧野刚刚踏入二十岁,林子衿十七岁,姬彩衣十九岁,单谷十九岁,司音十八岁,老刘二十岁。 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从英武元年这一天起,正式踏上祖龙帝国的舞台。 李英登基之后宣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收回之前亲王、郡王分封的领土。 这条政令,并没有受到太大的阻碍。 因为能发出声音的那些亲王和郡王们都已经不在了。 剩下三个郡王都被吓得魂不附体,即便李英登基之后没有发布这条政令,他们也准备在第一时间上书,请求帝国废除分封决策。 新官上任尚且要烧三把火,更遑论新皇帝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道理亘古不变。 就在李英登基之后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内,就收到了大量重臣请辞的上书。 这些事情是李英早就知道的,并且他的父皇也早已经为他选好了接班人。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晚宴安排在晚上七点。 这是一场真正的国宴! 下午一点半。 李英坐在书房里,批改着各种送到他这里的公文。 这些都是经过首相内阁批改之后的,正常情况下,李英只需要在上面盖上大印就可以了。 事实上他也是这么做的。 甚至没怎么细看。 新皇登基第一天,如果谁敢在这种时候乱搞蒙蔽皇帝,那个作死一点分别都没有。 随后,李英又颁发了第二条政令。 是关于祖龙帝国不计其数大小贵族的! 同时也是无数人心中惶恐,但却一直在等待着的。 关于封地。 实际上,上至亲王,下到一个小小的子爵,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封地。 越往上封地也就越大。 比如像齐王这种级别的亲王,整个绿野星几乎都是他的封地。 但这跟分封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表面看,似乎没什么分别,封地之上,领主最大。 可实际上,亲王、郡王的分封,封的不是地,而是国! 分封之前,封地是帝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只要皇帝一句话,封地便可被收回。 分封之后,封地便成了国中国! 领主也就成了亲王级国王、郡王级国王。 这种国家,在某种程度上,是拥有独立主权的! 除了每年要上缴一定数额的税款给帝国之外,其他事情,理论上帝国均无权干涉。 摄政王李彧当年连同其他五大亲王和十三位郡王,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最让皇帝点头答应下来。 可谁都没想到,短短的不到一年时间,分封这件事就被李彧自己亲手给打破了。 是的,齐王李彧在李英登基之前就把这件事给做完了,等于是替皇帝将这个锅彻底背在身上。 民风也好,舆论也好,没有人说这件事是新皇干的。 因为都知道,新皇根本没有那个能力! 既然分封只存在了短短不到一年便夭折了,那么……封地呢? 祖龙帝国太庞大了! 十八颗宜居星球,万亿人口。 大大小小的贵族不计其数。 这群贵族们其实根本不关心分封不分封,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封地会不会被新皇和摄政王利用这个机会一并给收了! 虽然都觉得新皇应该不会这么干,但终究还是有些怕的。 所以,这件事情对李英来说,也是上位之后当务之急的一件事情。 对此,他直接做出批示,表示所有贵族封地,一如当初。 并承诺有功勋者,依然可按照古法,进阶贵族! 这份批示,很快到了首相孙彦领导的新内阁当中。 曾经属于赵涪的那个时代,基本上已经彻底过去了。 如今赵涪早已赋闲养老在家,他的儿子赵天泽想要重回内阁,已是千难万难。 对此,赵涪这种老狐狸也只能感慨——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新内阁的这些人,都是当初被太上皇打压过的,这次被召唤回来参加观礼,接着就被各自任命。 一个个虽然也懂这是太上皇的套路,但心中依然对新皇充满感激。 套路归套路,可如果不用你,你又有何话说? 李英这条政令,也很快推行下去。 不过在下午三点的时候,从皇宫送到内阁的一份敕书,多少孙彦这位内阁首相有点看不懂,还有些犹豫。 敕封白牧野为帝国一等侯,封地为飞仙星一级主城白岳城,及其下辖。 敕封林子衿为帝国二等候,封地同样是飞仙的一座一级主城,及其下辖。 敕封姬彩衣为帝国三等候,封地为飞仙某一级主城区域内的三座二级主城及其下辖。 敕封单谷为帝国三等候,封地同姬彩衣。 敕封司音为帝国三等候,封地同上。 帝国侯爵啊! 祖龙帝国的贵族沿用祖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