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4章 利益捆绑 (第1/2页)
两个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鲁远突然问于松对房地产的看法。 于松愣了一下,“房地产我不是很熟,没有什么特别的看法。” 其实是于松不想说,房地产这几年走势不错,但没有后世那么夸张。 不过要是真的能屯几块好地,比如说地铁附近的地皮,交通枢纽附近的地皮,那以钱就是哗哗的往自己口袋流。 鲁远笑道:“我做房地产也快做了半辈子了,给兄弟你透个底,未来的几年,房价肯定会上涨。” 现在的鲁远,连称呼都改了,就是不想让于松觉得自己还把他当小孩子看。 “远叔这么肯定?”于松好奇的问道。 鲁远挥挥手,“叫什么远叔?以后大家兄弟相称,叫我一声远哥就可以了。” 于松无奈了,鲁远起码比自己大二十多岁,自己这便宜占的。不过鲁远一在坚持,于松也不好拒绝。 回到之前的话题,鲁远说:“很简单,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了,我们大家的生活也是越来越好,房子慢慢的就会成为刚需。” 鲁远接着说道:“乡下的房价会涨了,可是城里的房价,会涨的更快! 城市越大,大型企业和学校的占比就更好。资源集中的程度,决定了房价的高低。 当一个城市达到如此强大的资源集中程度之后,它自然会变得寸土寸金,而跟寸土寸金这四个字挂钩最紧密的,就是房地产!” 于松惊讶的看着鲁远,没想到他对房地产看的这么透彻,眼光实在毒辣。 “那远哥你怎么不考虑去大城市最房地产?比如说,燕京?”于松问道。 鲁远叹了一口气,“我也不想在永安这地方混一辈子,尤其是这些年赚了点钱,更想出去闯一闯了。可惜啊,没有门路。” “为什么?”于松有点不理解。 鲁远倒了一杯茶,轻抿了一口,“大城市竞争自然更加激烈,人家的本钱比你雄厚,人脉比你广,况且还有地头蛇盘踞,拓展市场不是这么容易的。” 于松突然想到了项嘉祥,他在余杭的人脉不错,要不帮忙问一下? “远叔,你觉得余杭怎么样?”于松问道。 鲁远愣了一下,“余杭?这个地方现在发展不错,不过我对这个地方不是很熟。” “远哥,如果你想进军余杭房地产业,你觉得眼下最缺的是什么?”于松继续问道。 鲁远想了一下,说:“钱,人脉,还有赚钱的项目。” “如果房地产这么好赚钱,只要能拿到地,按照你说的,就应该不会亏啊?”于松好奇的问道。 鲁远哈哈大笑起来,“兄弟你想的还是太简单了啊!房地产这个行业很特殊,需要的东西也很多。 首先,你要有企业资质,有了这个才能从政府手里拿地。 接下来,大城市里的拿地可不简单,是采取拍卖的形势。这种情况下,你没有人脉和强大的资金支撑,根本不可能那到地。 况且还有最后一步,找银行贷款。这种靠的不仅是人脉,有的时候就是看运气。” 鲁远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喝了一口茶润润嗓子。 “正常情况下,贷款成功了就没有啥问题了。因为房子一出售,资金就可以回流。 可是一旦政策有变,像我们这种小家底的人,口袋本来就不够,出点状况那就要陷入资金的泥潭。 如果后续资金跟不上,你哥哥我大半辈子的积蓄,就等于是打水漂了。” 于松点点头,鲁远说的有道理。想想项嘉祥这种人,就知道一个外来人想在这座城市闯荡,实属不易。 鲁远看出于松对房地产确实不懂,就转移了话题,“听说你的那个互联网产业,融资了五千万?” 这是说百度关于贴吧A轮的融资,现在有了农场,这个估值就不是这么一点了。 不过对于鲁远来说,这是10%值5000万的贴吧,已经足够让自己摆正于松的位置了。 于松也没有隐瞒,“没错,贴吧前期建设不错,引进了一点投资。” “我听说那个农场,也有很多人投资?”鲁远问道。 于松笑道:“不错,不过他们的估值比我预想的差太远,我还没有考虑融资。” “那你自己投入的钱,也不少吧?”鲁远继续问道。 于松听出来了,鲁远好像对这件事情比较感兴趣。 “还好,有之前的钱顶着,我还能折腾一下。远哥,农场已经拉好A论融资,你有没有兴趣投一点?” 鲁远脸上一喜,“你愿意让我参与进来?” 先不说鲁远帮了自己好几次,关键是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