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创业进行时 (第1/2页)
千禧年的网络市场,还处在萌芽阶段,于松决定在这里面留下自己的名字。 于松心里的萌芽,也在慢慢的成长。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立一个网络公司,开始打造自己的网络拼图。 现在腾讯刚刚起步,只要自己cao作得当,即时通讯这一块,自己未必不能占得先机。 注册公司倒不着急,于松现在急着找一处办公场所,总不能在学校门口的小摊上应聘自己的公司员工。 还有,就是招人,科技以人为本,可不是说说而已。 这种事情于松是没有什么途径的,只能求助李赐了。 李赐明天就要参赛了,接到于松电话的他,问清于松的要求,立马联系了自己余杭的朋友。 下午,就有中介联系于松,明天就能去看场地。晚上,于松的邮箱里就多了三份简历。 三个都是余杭本地的人,于松看完之后,对其中一个叫谢涛的比较满意。 谢涛95年毕业于江南理工大学,97年在雅虎待过,做的就是网页开发。 雅虎作为国内最早的一批门户网站,谢涛能在这里做过,经验肯定是有的。 谢涛辞职的理由很简单,他想自己创业。巧的是,他也和于松一样,看上了搜索引擎这一块,可惜他失败了。 创业失败的谢涛认为自己经验不足,决定继续找网页开发的工作,让自己更加充实。 看完谢涛的简历,于松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个人,在求职简历上说自己来上班,只是为了积累经验? 那经验积累完了,你就要跳槽了? 不过,这个人实在,有能力,专业技能也能满足于松的要求,是个合理的人选。 至于他想积累经验,于松保证他学到老,都不能把自己那一身的经验学走。 于松没有急着约谢涛见面,明天先看一下办公场地再说。 中介的人很给力,9点就通知于松去看场地。于松这才觉得,自己需要一辆车了。 想要买车,还要先考个驾照。 于松站在一栋二十多层的写字楼前,这里是余杭出名的商业地段,很多公司的总部就设立在这里,比如说阿里马。 中介找的地方不是很大,也就一百平左右,格成了三间。 其中一间占了一半多的面积,是一个办公区域,什么都没摆,显得有点空旷。 还有一个小型的会议室和一个不大不小的独立办公室。 于松也没有什么好挑剔的,当场就和中介签好了合同,这地方就算的自己公司的办公场所了。 合同签好,于松找来了这栋大厦的物业,给自己的公司添瓦加砖。 一个下午的时间,办公室已经是大变样了。办公桌、办公椅以及会客沙发都摆满了。 于松看完满意的点点头,这样就不会显的太寒酸了。 办完这些,于松立马给三个应聘者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明天来面试。 谢涛接到电话的时候,正在捣鼓自己的搜索引擎,听对面的声音好像很年轻,这不是骗子吗? “你们公司主要的业务是什么?” “这个是公司的机密,暂时不便告知。” 于松不说的理由很简单,公司现在的业务都还没开始,怎么告诉人家? 难道告诉人家,我要成为互联网一霸? 人家保证回你三个字,神经病。 谢涛一听到这个,已经想拒绝了,面试的地址让他放心了。 于松所在的写字楼在余杭可以说的顶级的写字楼了,骗子还不至于下这么大的本钱。 办完这些事情,于松回到了学校,一路上他都在想,自己应该从那里去弄钱。 自己的公司现在用不了多少钱,以后就是花钱大户了,自己要开始赚钱了。 小钱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自己需要的是大钱。 于松想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李赐。可他没一会就否决了这个想法。 李赐是富二代没错,可他跟家里的关系并不是很好,大钱他也拿不出来。 于松现在唯一能找的人就只剩一个了,鲁远。 鲁远是做地产的,自己要怎么去说服他做网吧? 于松脑海里知道很多的事情,比如说永安在05年要建地铁,都会经过哪些地方。永安的旧城区改造,这些对于一个地产公司来说,价值无限。 可是,有用吗?现在才2000年! 于松最后还是决定打个电话过去,想快速的把网吧开起来,鲁远是最好的选择。 “小松,回到学校了吧?”鲁远很好奇,于松找自己有什么事情。 “远叔,现在还在永安?”于松也不着急。 “没错,这段时间会一直待在永安。”鲁远也不着急,两个人家长里短的聊了起来。 “远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