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百九十四 回转汉陵 (第1/2页)
…… 汉河,上千身着厚重棉袄的百姓正在寒风中修补坑洼的道路,此时的汉河道路已经和刘策初接受时大相径庭,一条条整齐的“水泥”道路延伸十数里,站在各处堡内高墙上远远望去,如同一条条游龙般望不到边…… “唏律律……” 就在工匠劳工挥动手中铁镐之际,十余骑马匹呼啸渐渐靠近,这些工人抬眼望去,顿时眼中满是敬畏的神情。u 刚从冀州归来的刘策坐在马上望着一条条整洁的道路,心下十分满意,同时对四周的工人抱以赞赏的微笑。 “那些从冀州带来的百姓安置的如何了?” “回将军,已在各堡内安置完毕,农业司和工业司已经安排他们进驻各坊工作,尤其那些个胡女,这缝制手艺真是令人赞不绝口啊!” 与刘策并肩而行的人名唤林温,是在巫山镇解救的百姓之一,由于他之前做过庄主一职,就被秦墨委任人文司吏员一职,所管治下百姓劳作事宜。 刘策看了林温一眼笑道:“很好,这段时间辛苦你了。” 林温忙道:“为将军效命,是卑职荣幸,将军是否在汉河安歇一晚再走” 刘策摇摇头:“不了,离开甚久,还有很多事等着我亲自处理,先回汉陵看看吧。” 话毕,一提马缰顺着铺好的道路缓缓继续向汉陵城内行去。 …… 此时刘策治下的汉陵,和初来之时死气沉沉已经完全两幅模样,各地安置人口五十万,各矿场农田所处人声鼎沸,已初见复苏景象。 由于精卫营的彪炳战绩,让不少远州甚至外省百姓举家迁移此地落脚,只为图个安稳过日子。 人口密集除了为刘策带来足够多的劳动力之外,更是沉寂已久的让商业有了起色,不少商贩租借购买了汉陵城内空置的商铺,开始做起了生意,虽然规模不大,但这是个好兆头。 “喝!哈!” 精卫营各处驻地内,各营将士正在上司的指挥下,紧张地进行cao练。不少新兵咬着牙努力将手中长矛用力刺出,争取不让自己拖后腿…… 这些优秀的战士永远是汉陵百姓最为青睐的对象,有他们在,自己就能在这片土地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担心自己被胡人山匪劫掠。 …… “开炉!” 天王堡内,因为劳动力增加,矿石充足,现在已经增至三座高炉,出铁效率大大提高,随着冯英一声大喊,guntang的铁水再次从炉闸内缓缓流出。 冯英看着渐渐凝固成型的铁料,不由自豪地笑道:“呵呵呵,这种效率别说远东,整个大周也是独一份!” 铁产量大幅增加不单单用在军事兵甲上,不少民用铁器已经能大规模量产,带动了整个汉陵工业发展,不少嗅觉灵敏的商人已经将主意打在这些铁料上,只是没有刘策的命令,目前还没有出口打算,不过这也是迟早的事…… 当刘策进入汉陵城后,感叹了一下自己治下变化,为此感到自豪之外,便直扑自己的校尉府。粗略视察一番他倍感满意,但现在自己需要做的事还有许多,连家都没时间回。 一进校尉府,入眼满是一片火热景象,只见厅中各人忙的是火热朝天,每张办公桌前都有一名办公人员不断翻阅汉陵各地文书进行批阅。 秦墨一见刘策进来,立马上前迎了出来。 “属下见过将军。” 秦墨这一声呼喊,引来周围众人一阵侧目,一见是刘策,齐齐起身上前和他行礼。 刘策连忙说道:“诸位免礼,这些时日辛苦诸位了,我和秦先生有话要说,请大家自便。” 众人见刘策这么说,立马回到自己岗位继续埋头工作起来。 刘策忙对秦墨说道:“秦先生,你几次三番催我回来,大致经过我已经知晓,现在你和我详细说说远州这边情况。” 秦墨道:“将军,你若再不回来,这就真难办了,好在离锦盛到远州城还有数日,没耽误时辰,不过其余各省的士族官员可是都已经齐聚在远州城了……” 刘策闻言顿时蹙眉:“事情这么严重?有必要如此庄重” 秦墨摇头叹道:“一万七千颗胡奴头颅,将军试想下远东战局年年溃败糜烂,偏偏今年却有如此大捷,朝廷如何不起疑心否则皇上也不会在如此寒冷季节就派锦盛前来远东宣旨犒赏。” 刘策略一沉思说道:“看来,宣旨犒赏是假,打探远东军实力虚实是真,不过我胡奴头颅全已经交出去了,一时半刻应该怀疑不到我头上吧?” 秦墨说道:“将军,这事稍一打听就知道前因后果,你想想呼兰人惨败溃逃,那他们所劫掠的物资人力到哪里去了?将军一颗头颅未领却缴获如此海量资产,若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