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君臣筹谋画北伐(一) (第2/2页)
费更加巨大。” “我觉得,只要粮草辎重供应得上去,西军坚守完全不成问题。如此供应边关西军呢?臣下建议实行边引政策。边引政策其实跟臣下在淮东实行的棉票差不多。首先,三司在边关各要地设立转运库,商家运输粮食各转运库,得司库出具的相应票引。商家以此票引到淮东、两浙换取棉花、淮盐、瓷器、茶叶等紧俏物资。” 三司使谭开这时提出疑问了,“刘龙图,从两淮到秦凤、永兴军,路途遥远艰辛,十石粮食运过去,路上人吃马嚼,要耗去九石,商家们会做这个亏本事吗?” “谭支相,商家们肯定不会做这个亏本买卖。此事要成,必须让这事不能亏本。我们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时减少运输损耗。我朝百年已经建立了一套从两淮、京东经京畿到秦凤、永兴军的转运路线。臣下有商会的商队走过这条路线,觉得很多地方不合理,没有充分利用起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不仅量大,而且可以省略不少损耗。从两淮、河东到京畿,可以走汴河、运河,向西再走大河通渭水入永兴军路,再分由泾水、洛水、洪水分散至各州县。我让人计算过,可以省略超过一半的耗费。我们要做的就是疏通河道淤塞,确保粮船安全通畅。” “再另一方面,我们让出部分盈利给商家,以东南富盈补贴贫瘠西北,不用直接出钱出利,只需在货殖转换中让出部分利润出来进行调节就可以了。两边相加,只要商家有利可图,不用官府督促催办,他们也会源源不断地将粮食和物资运至西北边关。” 听完刘伯阳的讲解,官家和诸相纷纷点头,他们已经被刘驸马此前的saocao作给搞得习以为常了,已经明白“经济调节手段”的运作方式和“威力。现在看到能够应用到西军供给上,也觉得是个不错方法。虽然是个浩大地工程,但总比每年都为西军粮草犯愁要强。 “左战区的部署就是这样,现在我讲解中战区。中站区以河东路为主,目标是朔州和云州,以牵制侧应为主。配合右战区,先防后守。可调集西军五到六万精锐,部署在雁门河曲,伺机出击。遣一重臣坐镇太原,调度指挥。” “右战区的部署,以大名府为调度指挥中心,以这里为前敌指挥中心。”刘伯阳指向了现在的黄河北流入海口,后世叫塘沽的地方,“在这里修筑一个要塞,可以临敌指挥北伐诸军,同时依托海上运输,以为粮草辎重囤积转运中心。从这里有桑干河汇并黄河入海,我们的船只可以逆桑干河而上,直至幽州城。” “官家诸相,辽人强于骑兵,我大宋强于步军和舟船,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我们步军和水军的优势,步步为营,收复燕云。” 副相白时中开口道:“为何如此费事周折呢?我大宋王师一到,燕云弃民定会箪食壶浆,杀贼开城。只需从河北遣大军直上就是了。” 刘伯阳不由冷笑道:“白相果然知识渊博,请问太宗先皇帝北伐时,可有燕民箪食壶浆,杀贼开城?” 白时中不由分辨道:“此一时彼一时,太宗皇帝时,辽人势大,燕民愚昧无知,只知迎强弃弱,故而不纳王师。现在辽人势衰,我大宋正是鼎盛,定会迎宋弃辽。” 刘伯阳冷笑连连,你们这些文人士子,优待了你们上百年,只是让你们变成了嘴炮,万千优待全加强在那张嘴上了,左右横竖都能说出理来。 “难道白相能保住燕民不会迎女真,弃宋辽?”刘伯阳反问道。 白时中一时说不出话来,辽军强于宋军,金军又强于辽军,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按照白时中迎强弃弱的说法,燕云十六州军民真的很有可能投降金军了,到时怎么办? 白时中犹豫了一会,强辦道:“女真金军乃我大宋盟友,投金跟投宋区别不大,万一燕云之民不知天命,不服教化,投了金国,我大宋向金国讨回来就是了。” 刘伯阳不由仰首大笑,笑得眼泪水都快要出来了。唐国维站出来呵斥道:“刘龙图,你御前失礼了。” 刘伯阳这才停止大笑,对官家拱手道:“臣下失礼了,还请官家恕罪。实在是臣下听完白相的话,想到一个笑话,才忍不住大笑,有失仪态。” “什么笑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