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章 海上之旅 (第2/2页)
好了,我不开玩笑了。这是有仙人传授我的秘诀,还传下了仙家宝贝,有了这些秘诀和宝贝,七海四洋,无论到哪里,只要还有这日月,还有这星斗,我都能算出位置来,绝不会迷路。” 许黛尔美眸里闪烁着兴奋又复杂的光芒,她非常清楚这么一门“仙术”对于出海之人有多么重要。不管自家夫君这本事从哪里得来的,只要这“仙术”真的如此有效,这海上的金山银山是挣不完的,而且对她父亲的事业也会有极大的帮助。 刘伯阳知道她半信半疑,毕竟这门“仙术”在当前是如此的神奇和骇世惊俗。他也不多言,只是收起单筒望远镜。 “娘子,来日方长,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知道本官人的一身本事。” 入夜,非常熟悉这条航线的老水手领着四艘船在一处海湾处落帆下锚,然后吃晚饭,安排人手轮班值夜。一夜无语,第二日一早就起帆赶路。如此昼行夜歇,第四日上午赶到了闽江口。 这三日,刘伯阳又显露了两手,让许黛尔对其“仙术”更信了几分。让刘伯阳满意的是,不管许黛尔再如何好奇,她也没去动那个神秘的木箱。 船只降下半帆,调转船头,自北转向西,准备沿着闽江逆流而上。 站在艉楼上,刘伯阳转身对旁边的许黛尔道:“娘子,到了闽州记得写信给泰山大人报声平安,免得他们担心。对了,这是娘子第一次出远门吗?” “那倒没有,奴家跟着泰山和舅舅搭船去过泉-州几回。只是这闽州倒是奴家第一次来。” “哦,那泰山大人来过闽州吗?” “父亲来过多次,明州、杭-州、秀州、江阴、海州、密州、登州,还有高丽,父亲大人都去过。” “哦,听说明州东北有个大海岛。” “这个奴家只是听说过,不太清楚。阿秀,把权叔请过来。权叔是跟随父亲的老人,北边各州港去过多次。” 许黛尔口里的权叔正是这支船队的“领航员”,地位比这艘船的船首还要高。 “见过小郎君和小娘子。” “劳烦权叔了。我听说明州以北有一大岛?” “是的小郎君,明州东北海域有岛屿千余,大岛数个,隶属明州昌国县。这昌国县不仅是明、杭、越、秀诸州门户,更是北去江阴海密登州、东去东倭高丽的海路要道。” “原来如此,那昌国县很繁华吗?” “回小郎君的话,那昌国县繁华算不上,险恶倒是能算几分。” “权叔,为何这么说呢?” “昌国县都是孤悬海外的岛屿,商船都愿意去西边的明、杭、秀等州,除了避风浪、过夜停泊在昌国县群岛之间外,就只有些不法之徒喜欢盘桓其中了。” 刘伯阳明白权叔的意思了。朝廷在明、杭、秀三州设有市舶司,征收关税、抽买舶货。而总有些做走私或不法生意的海商就喜欢在昌国停泊。 “权叔,昌国县有海寇吗?” “有,这海路上哪里没有海寇,那昌国县也有。那里地处海路要道,朝廷原本在那里驻有巡检司,清剿过多次,但收效甚微,后来连巡检司也裁撤了。所以那里时时有海贼出没,有时还会出现大股海寇。六年前,那里出现了一股海寇,有海船十余艘以及数千人,为首的号称遮海将军。闹腾了两年多,朝廷剿灭无力。最后还是那伙海寇太过猖狂,影响了大家的生意,各大海商出船出人,联手灭了他们。所以到现在,那里倒还算太平,不再出现大股海寇了。” 这时代航海人的要求可真低,不出现大股海寇就算是太平。不过想想也是,大海商都有船有人,一般的海贼基本都可以自己对付,只有遇到那些大股的海寇才会吃亏。 “权叔可真算得上老海爷啊,这海上的事没有你不知道的。”刘伯阳拱手恭维了几句。 看到闽州码头越来越近,刘伯阳都能看到站在那里的众人的面目。 “娘子,这一路上可是开心?”刘伯阳突然开口问道。 “能跟随官人左右,奴家当然开心。” “开心就好。娘子可以把一路上所见所闻写给泰山大人,让他也高兴高兴。” “奴家知道了。”许黛尔喜上眉梢,低声答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