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章 佳婿有才就缺德 (第2/2页)
许黛尔察觉到刘伯阳的变化,轻声地说道。 “娘子,良辰美景,我们早早歇息了吧。”刘伯阳轻声说着这句从电视剧里学来的话。 许黛尔的身子开始微微颤抖,声音变得更低了:“还请夫君怜惜。” 快要化身狼人的刘伯阳一挥手扯下帷幔,把无限风景封在了帷帐之中了。 “昨夜海棠初着雨,数朵轻盈娇欲语。”这是哪位老师写的诗句啊,真是好诗。在云端里慢慢回味和恢复的刘伯阳暗暗想道。“嗯,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还是杜老师厉害,不愧是现实主义诗人,好湿,好湿啊!” 新婚三天,是佳婿携新妇回娘家之日,也叫回门。这日一大早,刘伯阳叫人套了两辆牛车,带着贵重礼物,骑着一头毛驴,陪着许黛尔回许府。 许栋才亲自到大门迎接女儿女婿,一副其乐融融、翁婿相得的场景。 许黛尔去了内宅,跟生母和嫡母叙话去了。厅堂里只剩下刘伯阳和许栋才两人。 “贤婿,此前听你说要去闽州石鼓书院进学,日子可定了吗? “回泰山大人的话,日子定下来了,下月十二日,潘庙祝给算的黄道吉日。”此时的刘伯阳态度无比恭敬,完全没有此前求亲时不允就砸你们家玻璃的痞样了。 “哦,那行程怎么安排?阿奴怎么安排?” “娘子自然是要跟我一起去闽州。阿奴是小婿娶进门,拜过祖先父母牌位的,自然要去拜见外翁、姨夫姨母等长辈。至于行程,小婿问过娘子,她从小坐船习惯,不惧风浪颠簸,加上自家有船,所以计划坐船,从宁海镇出海,泛舟北上,直抵闽州。” 许栋才满意地点点头,能带去拜见长辈,这是对阿奴在刘家身份的承认。他沉吟一会问道:“小婿也不惧风浪颠簸?” “不惧。小婿此前不谙事之前,上山下海,都做过。除了不惧风浪颠簸,还略懂一点cao舟纵帆和观星辩向。” 许栋才端起茶杯,浅浅抿了一口,却没有答话。 “泰山大人,不知我们家海船多跑哪里?东倭、高丽、占城还是麻逸?” 许栋才差点一口茶水喷在刘伯阳的脸上,这就我们家了?这小子的确脸皮厚,就是不知道心黑不黑?也不知道找的这个女婿是福还是祸? “贤婿有什么打算?” “求财。” “求财?”许栋才对刘伯阳的直白和坦然有点猝不及防,现在的士人可是羞于谈及钱财,人前都是一副不屑铜臭的模样。 “是的,泰山大人,小婿想求财。”刘伯阳坦诚地说道,“东华门唱名,只是起点门槛,小婿还想着平步青云,某一日被人尊称相公。而这青云之路,怕是要多用黄白之物铺垫才行。” “贤婿说的怕是有点偏差吧。”许栋才虽然心里觉得刘伯阳说得没错,但这三观跟当前主流差距太远了吧。 “泰山大人,小婿一直认为,能用钱解决的问题不叫问题,如果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钱还没有用够。当然了,这牌坊匾额要多搽拭,常搽才亮嘛。” 你都机灵成这个样子,我还有什么好说的。许栋才不再深究,继续问道:“那贤婿想怎么做?” “泰山大人,小婿在海边长大,知道海商风险虽然巨大,但是一旦海路通畅,聚财之巨远胜田土出产。小婿有可信佃户一百多户,从中选用数十得力之人,可附在泰山府上的海船上听用cao练,如此两三年下来,小婿便有可出海可用之人,届时再买上两艘海船,附在泰山之尾,多少也能捡点手漏之财。” “你倒是挺坦诚的。”许栋才淡笑着说道。 “泰山,现在我们都是自家人了,自家人自然要待之以诚,要是还藏着掖着,就有点居心叵测了。”刘伯阳笑着答道。 “既然贤婿如此坦诚,我也不藏着掖着了。我麾下有海船四十余艘,七成跑占城、麻逸,三成跑高丽东倭。你先把人选出来,我叫管事的分在各船上,能不能cao练出来,就看造化了。” “多谢泰山大人的提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