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新集体企业 (第1/2页)
一款游戏能卖三千万美元? 这在领导眼中无疑是匪夷所思的事情。 如果几台电脑就能创造如此收入,那还搞什么工业化? 李明不会告诉他们,这就是科技变革带来的红利,特别是新兴行业在诞生之初,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往往都会获取暴利。 当然了,吃螃蟹吃得这么撑,那就是极少数的个例了。 再说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是他和李秦,而是东泰公司的《太空入侵者》,人家可是在两年时间里获利超过十亿美元。 光圈科技这么多款游戏加起来也才营收四亿美金,今年要达到赚取三亿美金纯利润的目标,还得看未来两个月是否顺利。 而这款格斗游戏鼻祖的作品,暂时也就拿到三千万美金的利润罢了。 这还是连生产权也一块卖了出去,黑山研究所在未来6年的合同期内,无法像光圈科技一样每块基板都能再捞一笔。 他们是把霓虹和韩国的街机版权一块卖了出去,任天堂回去后会自行生产街机,当然这不包括家用机和电脑的版权。 李明把荒川实送回宾馆,回到家中得到了一个消息,他需要在两天后参加一个会议。 这显然是个分账会议,李明也知道这钱自己拿不走多少,国家缺钱啊! 但是会议地点却值得琢磨,居然设在了他的家中。 两天后,李明在家里见到了五位司机,一位副校长,还有五个不知道背景多深的秘书。 胡副校长为他做了介绍,这五个司机分别来自商部外贸司、发改部重大项目司、科学技术重大专项司和高新技术司、财部国际财金合作司。 那五个秘书也都是来自上层官方机构,张秘书还是来自于总秘书处,这是真正能上达天听的人物。 “我只要三百万美金!” 李明不想知道这些人如何分账,他只提出自己的要求。 这话一出口,十一道目光齐刷刷看了过来。 “三百万在我手上,很快就可以变成三千万,三亿,三十亿……” 李明不等对方开口询问,一句话就让自己的三百万美金成了定局。 谁敢像他一样夸下如此大的海口,李明把这种话说了出来,这钱怎么能不给呢。 况且,这三千万美金正是靠人家赚到,这似乎并不是什么夸口? “李明,你的那个黑山研究所是什么性质?” 发改部重大项目司的徐司长先问了一句,这事似乎归他管啊! “黑山研究所将由这三百万美金创立,成员会由京城大学和清华大学选拔,第一批暂定十人,由我领导。” 李明面对五位司机,还有五位服务于高层的机要秘书,一点怯意都没有。 “什么性质?”徐司长又问了一遍。 “集体企业,99%股份永远由黑山工会委员会持有,1%由我持有,两者的股份比例永远不变。公司董事长由我担任,拥有一票否决权和一票解雇权。公司经营方面独立自主、自负盈亏。” 李明的话让众人更加不明所以,集体企业很正常,现在国内就有不少集体制企业。 但这种股权分配方法就没见过了,还有什么黑山工会委员会,董事长股份不变和一票否决权,这些可都没有听过。 大家互相望了望,都觉得这个李明确实是荒诞不经。 李明这个计划其实就是华为公司的股份结构,当然现在拿出来的是早期修改版,他有此想法当然是李秦暗中影响。 李秦的布局里,李汉和李明的公司都会采用这种股权模式,而李宋和李元则是绝对控股的私营企业。 但私营企业现阶段还无法组建,他们两个未来只能先去香港发展,最多在国内弄一些红帽子公司。 李汉和李明却能现在就创办企业,因为国家在七八十年代组织成立了许多集体所有制企业,李明提出的模式只是比较新颖,但仔细想想还真是集体制,只是必须要上层部门讨论后特殊审批才能成立。 这些人把疑问一一提出,李明虽然表现的荒诞不经,为人也有些恃才傲物,但解答起来倒是颇让众人满意。 他们也能看出李明和他那个哥哥不同,至少这个弟弟是真把国家放在了个人之前。 再怎么说,他也为国家赚到了一大笔外汇。 将来还可能赚到更多。 李明的股权模式简单来说,就是现在的黑山研究所,将来的黑山集团,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