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九二章 扩张 (第2/2页)
样的土地绝对不会染指。 而且只要你们愿意去,水师会派战舰护送你们,并且驻军保护你们。” 杨信说道。 他搞土地券就是玩日本土改那套,日本在太上皇主持下的土改,就是以赎买的方式收地主的土地,而且同样是不能流通的债券,设立最高保留的限额,剩下必须卖给国家,然后国家再卖给佃户。只不过在开始买卖时候,太上皇控制的日本政府疯狂的货币贬值,而无论收地主的地还是卖给佃户都是定价的,当日元贬值到大米涨价近四倍时候,土地收购和出售价格依然不变。 最夸张时候据说农民一包烟钱就能买一亩地。 白菜价收购白菜价卖。 以这种方式完成对日本地主阶级的清洗。 当然,前提是太上皇主持,米国太君拿枪指着日本的地主们接受。 而杨信属于用印刷的土地券收购,然后用一百到两百年时间来贬值…… 这个兑换的是新币,现在的新币的确是银元,一两银子,过一百年恐怕早就改成金本位的了,过两百年估计都纸币化了,实际上一百年就可以纸币化了,那时候这点土地券算个屁啊!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还是用这个吸引他们往外开荒。 之前杨信的确计划去殖民地开荒就获得土地所有权,但事实上分地以后根本不可能有人往外跑,既然这样还不如改变计划,让这些人用他们也知道一两百年后很难说会怎样的土地券,去殖民地获得土地所有权。而两京十三布政使司的荒地,则用来给国内的民兵,他们新增加的人口就往这些地方开荒,而这些出售了土地的地主,到殖民地去做开拓者。 毕竟他们可以获得皇帝发的土地证,拥有开荒地的永久产权。 土地券就是废纸。 他们很清楚这东西的价值,无论杨信现在承诺了什么,一两百年的时间都足够抹去,他都死了谁还能找他是怎么着? 既然这样拿土地券去换垦荒地就比较划算了。 毕竟土地是实实在在到手的,而且这些年经过海外贸易,这些士绅都已经知道了南洋的富饶,别的不说就算拿着土地券,去换几百亩香料园,都能迅速收回损失的土地成本。 比等两百年强多了。 两百年。 这得多么厚的脸皮才能说出这样一个数字。 “若外面的地不够又如何?” 黄道周说道。 杨信很干脆地往身后世界地图上一拍…… “继续抢啊!” 他说道。 这种政策同样可以让原本对外扩张没有热情的官员士绅们,立刻对开疆拓土充满了热情。 毕竟抢了的会变成他们的。 而已经确定的爵位实封制度,让武将们开始喜欢上了开疆拓土,毕竟抢到的是他们的封地,文官和士绅阶层也喜欢上了开疆拓土,毕竟他们手中的土地券需要外面更多沃土来变现,整个大明的财富和精英阶层,全都把目光转向了对外扩张。 而内部则维持均田和民兵制,最大限度让所有人都吃饱饭。 但光吃饱饭肯定不够,毕竟还得要银子消费,要么投入工业,但大明的体量太大,全部工业化缺乏足够的市场支撑,这个世界养活不了工业化的大明,最终还是要逐步走向扩张,那么财富和精英阶层也就有了足够的兵源。 这就是大明的未来。 “镇南王若早明示此策,何至有如今这场乱子!” 黄道周叹息道。 “哈,若没有那些被灭门的士绅,我就算拿出这套公田法,你们就会老老实实接受吗?别开玩笑了,幼玄兄,诸位,你们现在接受我这种公田法,不是因为它对,而是因为你们已经知道你们抵抗不了,你们接受它是因为它上面沾满了无数士绅的血。” 杨信很直接地说道。 一帮钦差大臣们尴尬地笑着。 “大王,那宗室如何处置?” 傅宗龙问道。 “移藩,实土移藩,朝廷以后不会再给他们一两银子,宗室的田产同样全部收回,各藩皆赐实土,但不是两京十三布政使司以内,而是这个范围之外,十年内我会把他们全送出去,太祖当年的九王塞边就很好,以后大明的藩王必须都去塞边。” 杨信说道。 藩王最好处理了。 恢复太祖制度,一个藩王给一个护卫,然后出去塞边。 一个藩王给他们两千平方公里可开垦荒地,他们自己的宗族再加上护卫,一个藩王移出一万户很轻松。 比如接下来就可以把福王这批扔出去。 不过不是往南洋塞,这些都是北方人,直接送南洋和给他们根白绫差不多。 但可以把他们往西北送,比如说河套,张献忠已经开始行动了,那里接下来需要移民填充,像山东三王就可以扔过去了,他们属于罪犯,不可能给他们两千平方公里,有五百就可以了,那里还是很适合农业的,需要的只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正好那里会剩下很多女人,然后从内地迁移一堆光棍,这样三王的护卫也就有了,至于剩下的也一样,继续把这些北方藩王向西北塞,然后打着这个名义向西出嘉峪关灭叶尔羌汗国。 这场战争打完,这数以十万计的精锐骑兵不能闲着。 以后北方也没有战争了,有个两三万骑兵驻守就行,剩下的全部赶去扫荡西域的叶尔羌汗国,然后把打下的土地安置北方藩王,或者说以安置藩王为名义移民实边。 沿着南疆向前打下一块地方扔过去一个藩王。 至于南方那些,就得往南洋扔了,战争结束后那些已经开始进化到排队枪毙的步兵同样不能闲着,还是要向南方征服。从云南,广西的边境线开始向前推就行了,征服那些君主逼得他们称臣纳贡,逼他们一家交出一块差不多大的富饶土地,然后把南方的藩王扔过去,就这样一边打一边扔。 扔完为止。 藩王为中心,再加上实土封爵,再加上士绅种植业,大明的扩张方式就这个模板了。 然后禁止他们搞工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