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四十八章 来吧,地狱之火 (第1/1页)
日影略微西斜,估摸下午一点,此时正是一天之中温度最高时刻。 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朵云彩。太阳象疯了似的,无穷无尽的燃烧着,炙烤着大地。阳光象满天的利箭,肆无忌惮直射,容不得抬头张望一眼。 黑烟依旧弥漫,挡住林凌启北眺的视线。他不了解那里的战况,但能相信得到,此时林家军挥汗如雨,咬牙跟敌拼斗,尽力为张铎回撤拖延时间。 突然,一阵震耳欲聋的马蹄声响起,林凌启心头一沉。 绥虏口失守了! 自与大明为敌以来,俺答汗第一次碰上这样的恶战。 前后两次攻打绥虏口,耽搁许多时间,损失更难以言表。连同灭虏沟一战计算在内,光战死勇士三万有余,伤者几近四万。 虽说有三万左右伤兵通过疗伤休养可以得到恢复,但这样的损失,对人口不多的土默特部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好几次,他产生退兵的念头。 二十二万大军,除去七万,加上这阵子战损接近一万,剩下十四万兵力,即便攻下山西、陕西,也难以维持统治,毕竟这两块地盘太过辽阔。 只是看到象猎犬一样的赵全、李自馨等人,他才坚持下来。 倒不是说这些人对他无比忠诚,而是他想到了,能收服他们,照样也能收服那里的汉人。到时候以汉治汉,霸业何愁不成。 随着攻城车的最后一次冲击,绥虏口城门终于洞开,无数骑兵象铺天盖地的蝗虫,蜂蛹而入,疯狂蚕食着。 赵全兴奋不已,为了在俺答汗面前更好的表现,他骑上一匹骏马,挥动的腰刀,也杀进城去。 突然,李自馨抢在他头里,率先冲进去。他暗骂一句,自然不甘落后,马鞭抽得骏马鲜血淋漓。 徐文长、沈炼等人,在栗伟、李仲平他们的掩护下,退出绥虏口,有组织的向绥虏堡前进。 土默特部骑兵实在太强大了,失去城墙依托的林家军,不断倒在利箭之下。 短短不过三四里路程,成了地狱之旅,战死者接近四千有余,只有徐文长等三百余人退入绥虏堡。 关上城门,众人纷纷登上城头,准备抵抗敌军。却见林凌启站在箭楼上,两眼紧盯着。 徐文长愧疚的走过去说:“东翁,在下有负你的所托,绥虏口失守了!” 其他人默默站在一旁,等候林凌启的发落。 林凌启似乎没听到徐文长的话,连头都没回一下。 他的确没听到,因为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三角区域。 俺答汗的先头部队全部是骑兵,急驰而来的战马,将铺在地上的煤粉扬起,几乎遮蔽整个区域。这就象大海起了雾霾,连阳光都休想射穿。 没想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没能实现的布局,居然在俺答汗骑兵的铁骑下形成了,真是天助我也! 他的思维快速转动着,听马蹄声与马匹嘶鸣声,三角区域的敌军还不够密集,这些纯粹是先头部队,大军还留在后面,应该等等。 他不怕敌军现在攻城,因为骑兵速度太快,象攻城车、投石车、吕公车乃至云梯等攻城利器,都没有跟上来。就凭自己这些人,足以能抵上一阵。 三座堡垒城门紧闭,两道树木隔离带,将敌军阻挡在三角区内。就象溃败的洪水,冲到此地,又被两道堤坝拦截住。 马蹄声持续不断,黑烟翻滚着,象雷雨天的云朵,扩散面积越来越大。片刻之间,下面的情况完全不能看清。 黑云压城城欲摧! 徐文长见林凌启呆立着,以为他不能接受失败的命运,上前一步说:“东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趁现在敌人还没入城,你赶紧骑马离开,我们来断后。” “对,我们断后。” 栗伟等人齐声劝慰,他们希望林凌启能逃得一命,将来替他们报仇雪恨。 “哼哼…呵呵…哈哈哈…” 林凌启突然轻笑起来,转而欢笑,接着大笑。 他笑得是那么的欢快,以致徐文长以为他像段思明那样疯了! 林凌启的笑声戛然而止,平静的面对众人说:“你们下去,到地窖躲起来。不管出什么事,都不要出来。” 地窖是北方储存蔬菜或者其他物品的好地方。而绥虏堡的地窖专门用来储存煤粉,这里干燥,气温变化不大,且空间很大,几百号人躲在这里,根本不会气闷或拥挤。 大家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站立不动。 林凌启淡淡的说:“你们想不想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如果不想,那就呆在这里。” 徐文长等人犹豫再三,终于下城去了。 林凌启嘴角挂着微笑,淡定的取来支利箭,撕下一片衣襟,将一旁悬挂灯笼中的蜡烛捣烂,裹在衣襟里,牢牢绑在箭矢上。 他一连串动作非常悠闲,象一位捕鱼高手抛下鱼饵,引来无数条贪婪的鱼后,舒舒服服喝一壶茶,再准备撒出巨网,将鱼一网打尽。 准备好这些,取出火折子,快速使劲一吹,火折子燃着了。 昏黄的光亮,犹如黑暗的的明灯,它将带领大同走向光明! 赵全终于追上李自馨,两人并肩急驰,谁也不肯落后半步。 三角区域内黑烟越来越浓,仰头看天,蓝色的天空已是乌云密布,骄傲的太阳也只剩一轮昏黄的光圈。 煤粉上下翻滚,迷人的眼,呛人的肺,令诸多追兵不得不缓下来。 赵全只觉得一阵阵头晕,没有太阳直射,反而变得异常烦闷。煤粉的弥漫,人员的密集,空气的浑浊,温度的飙升,令人难以呼吸、难以忍受。 他极力忍耐着,跑到绥虏堡,立刻高喊‘攻城车’。 的确,两道紧密绵长的隔离区,骑兵难以快速通过,撞开城门才是上策。 十几匹马拖拽着攻城车到了,上百名光着膀子的壮汉,齐声吆喝着,推动攻城车撞去。 ‘咚…’ 林凌启在绥虏口最怕听到这种声音,这声音一发出,意味着战局更加危机。但此时他却喜欢这声音,甚至迫切希望声音早点响起。 攻城车的出现,说明敌军主力攻城部队已经到达,说明三角区域内的敌军异常密集,说明可以执行‘地狱之火’的计划了。 ‘咚…’ 又一声响起。 这声音厚实、沉重、绵长,象寺庙敲响晨钟,意味着新的一天的到了。 薄雾缭绕,山风微微,小鸟叽叽,朝霞映照。这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 但是,对城下的敌人来说,这声音却是他们的丧钟! “地狱之火,来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