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15章 谢谢你的爱 (第2/2页)
这种酒贵到华夏大多数富豪只喝过假冒的。 “给我来一瓶八二年的啤酒。”李大宝自然不甘示弱。 “噗嗤……。” 他的这句话,令很多人喷饭。 八二年的啤酒?不都得长毛了? “叮咚,跟风根出了新高度,奖励跟风值一千点。” 沈娇阳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起身就想要离开了。 “年轻人,没有女朋友不要吃腰子。” “有些人吃腰子是因为肾虚,而我不一样,我纯粹是看见别人吃了,也想尝一尝。 多吃点,说不定就能够写出好的歌曲来呢。”李大宝说道。 沈娇阳再次吃瘪。 这句话戳到了他的痛楚,整个词曲作家协会,都没写出一首好的歌曲来。 李大宝大概是吃饱了,手里拿着一串腰子。 “娱乐圈明星,有靠演技的,有靠性感的,有靠容貌的,有靠背景的。 不得不承认这些都能够暂时获得巨大的人气。 但是这些东西都不能长久。 能够长久的只有作品。 没有好歌曲,一切都是白搭。 本人不才正是靠雄厚的实力站在娱乐圈的,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能够在华夏娱乐圈乃至世界娱乐圈占有一席之地。” 所有人都看着他。 孤傲、狂妄、才华横溢、出口成章。 像是一匹野马放荡不羁。 很多人坐在那里很不自然,李大宝的这句话再次得罪了大部分人。 田思军、张梦洁也不得不承认李大宝本性如此。 刘晓梅却知道,李大宝绝不是一般的孤儿。 当初捡到他的时候,他带着价值连城的玉佩。 其实大家都知道李大宝才是今天的主角。 不过对于有些人来说,他赢了还不如华夏输了的话让人高兴。 作为星二代的李威廉,绝不是只知道吃喝嫖赌。 他有一个独立的工作室。 他有专门的编辑团队。 “此时此景,我忍不住要吟诗一首。”李威廉站起来说道。 很多人都饶有兴趣的想要听一听。 顺便赞美几句,毕竟李九江在娱乐圈也是很有地位的。 “听闻李威廉不但写歌唱歌,还能够作诗,可谓是多才多艺。”沈娇阳赞美道。 “是啊,此时此景吟诗一首,绝对是千古佳话。” “是啊,是啊。” 李威廉挑衅的看着李大宝。 上官晴儿笑而不语,这李大宝有一点没有说错,二逼青年快乐多 诗歌那可是李大宝的强项。 拥有大师的水准。 北大门口上写的那首诗歌,可是出自李大宝之手。 在李大宝面前吟诗一首? 这和在关二爷面前耍大刀没什么区别。 果不其然。 “此时此景,我也想赋诗一首。” 李威廉简直气坏了,这个娱乐圈的愣头青总是跟他作对。 确切的说他跟每一个人都作对。 很多人脸色不好看。 “叮咚,如此文艺的跟风,不奖励一万跟风值绝对说不过去。” 沈娇阳嘲笑的说道:“不会又是骏马啊你四条腿之类的吧?” “当然不是,这首诗歌我称之为《咏菊》,表现我高尚的艺术情cao的诗歌。”李大宝说道。 很难想象,竟然有这么夸将自己的。 其他人如果这样夸将自己的话,总会有点不好意思。 但从李大宝的表现,你绝对看不到一点不好意思,仿佛本该如此。 “李大宝,请不要捣乱好不好?”李威廉说道。 如果李威廉不是挑衅的看着他。 他李大宝取得了第一名,但是并没有受到应该有的待遇。 每一桌都有一瓶好酒,一盒好烟。 另外自己这桌还少了一个菜。 他知道那才是主菜。 是一只烤乳猪。 这绝对是这些人故意这样做的。 故意让自己难堪。 他真的想不明白了,这是第二次他们刁难自己的了。 怎么都是这些无赖的小把戏? “唉,不捣乱怎么会取得第一名呢?”李大宝叹息的说道。 一句话,令欢乐的气氛荡然无存。 所有人尴尬的举杯。 李大宝转身像是发现新大陆一样,看着其他桌子上的乳猪。 惊讶的四处看了看。 很多人心里咯噔一下,这时才发现他的桌子上没有烤乳猪。 到底是谁啊?弄这个幺蛾子。 竟然得罪这个愣头青? “你们每一桌都有一头猪。” 很多人都非常的尴尬,这不是骂人呢吗? 但是也毫无办法。 “不过,我也不爱吃这道菜,免得吃多了和猪一样蠢。 要是写不出来经典的歌曲歌词,那就麻烦了。” 沈娇阳看到桌子上的酒一饮而尽,拳头紧握。 这李大宝欺人太甚了,他真想一巴掌拍死他。 李大宝拿着一个杯子,从沈娇阳那里倒了一杯酒。 轻轻的说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然后,一饮而尽。 背着包,拿着茶杯走了出去。 上官晴儿看着潇洒走开的李大宝,她感到心疼。 众人都沉浸在这首诗歌之中。 无不惊叹这首诗歌的锐不可当,勇于进取的精神。 这首歌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诗歌全诗辞采壮伟,设喻新颖,想象奇特,意境瑰丽,气魄雄伟。 记者迅速撰写手稿,又一首经典的诗歌出现。 “著名诗人李大宝不满宴会他的桌子上少了烤乳猪,烟酒,一气之下一首《咏菊》诞生了。” “因为不公平待遇,一首经典古诗诞生了。” “京大才子《断章》之后再出手。” 很多老学究都关注了李大宝的微博。 “老李,快看,李大宝又一首经典古诗问世。” “老刘头,著名诗人李大宝又一首咏菊出现。” 许许多多的高中、大学语文在上课的时候在黑板上写出这首诗歌。 “李大宝的这首诗歌虽然咏菊,但是并没有一个菊字,哪位同学结合李大宝当时的处境分析一下这首诗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