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双喜临门 (第2/2页)
其大哥独孤谦吧,自独孤益的角度看去,北颐王府那大开的正门之外,那个身量魁峨,剑眉星目的少年正鹤立于人群之中,一脸兴奋之色的凝望着远方。 但见其一袭红袍曳地,偌大红花当胸,散落肩头的乌发随和风轻舞,端的是少年意气,雄姿英发。 说是双喜临门,比之于自己的大哥,他独孤益单只是需要一如既往的扮演好那个配角而已。只不过,眼下又将多出一个同着自己一道受委屈的人罢了。 “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我会是那个,人家愿意依靠也值得依靠之人吗?”独孤益这般想着,前往迎亲的队伍已经浩浩汤汤的回到了这王府门前。 新人齐至,一早就候在门外的大总管——独孤贤,此刻却是转眼看向了上官姨娘处。 微一颔首,上官平儿展颜道:“吉时已至,迎新人。” 至此,大总管才朗声道:“大礼虽简,鸿仪则隆;天尊地卑,君庄臣恭;男女联姻,鸾凤从龙;无序斯立,家昌邦荣。吉时到,迎新人。” 这本是他作为总管的分内之事,方才却是谦恭以极的相询于上官姨娘,只此一点便可见其于世故人情之上的老辣。 看来任何事情做到极致以后,都会有其共通的一面。独孤总管方才的见机之巧,正是暗合了那:“为而不持,功成尔弗居”的说辞。 老总管的话音落处,登时便有两个傧相一前一后的迎将了上去。 独孤益清楚地知道,正如方才老总管所提及的那般:“尊卑有别”,作为庶子,自己的新娘定是在后面的那一顶花轿之中。 傧相请了新人出轿,他却只管看着蒙了盖头的新人,在喜娘相扶之下,缓步向着自己走来。 “我的好公子,还愣着干什么?侧门处相迎。”笑靥如花的上官姨娘,适时的出声提点道。 反观世子独孤谦,人家早已经并新人一同昂立在了正门之前。 “唉,缘份既定,只要你一心待我,眼下的这般境遇,我会努力去改变的。”自喜娘下首扶过自己的新娘之际,独孤益暗自思量道。 及至他扶新人步至侧门处,老总管独孤贤这才朗声道:“爆竹声声震耳响,大开正门迎新娘。” 当然,正门是世子并新人的专属。 殊途同归,及至两对新人穿过幽深的门廊,先后来到演武场时,老总管复又开口道:“新人迈步演武场,大红对联贴两旁。” 北颐王府双喜临门,之于整个沛水城那也是大事一桩。 是以同着门前的情形相若,这诺大的一个演武场,在一众观礼之人的簇拥之下,倒是略显有些局促之意。 正殿就是个分水岭,在老总管的授意之下,等闲之人堪堪被王府的家丁,和气的阻在了大殿的玉阶之前。 “新人迈步过殿堂,黄金白银用斗量。”老总管的祝词再次响起之时,两对新人便一前一后的进入了正殿。 殿堂既高,老总管的声音又洪亮,是以余音犹自回荡在这一处大殿之中。 此刻,后殿正中那个约莫一人高许的朱漆方台之上,这北颐国的共主——独孤成伉俪二人,已自联袂坐在了那古色古香的金漆雕龙案几之后。 纵是双喜临门,这个浓眉大眼,国字脸的中年男子,却也只是勉力能够提起些许精神。眼神涣散、面色灰败如他,已然不复当年之勇。 坐在其身旁的宫装妇人,形容俊俏,衣履风流。对于其人,独孤文澜是既敬且怕的。昔年他姨娘尚在之时,便时常叮嘱于他,在此一个空灵淸绝的美妇人面前,一定要学会藏拙,毕竟她才是这北颐王府的真正主人 北颐王妃,南骞大陆上官世家的大小姐,即是她的显赫身份。 名岂修为著,婆家的地位也好,娘家的家世也罢,真正令得这上官兰心声名在外的,或许还是她那令人闻之胆寒的“魇人之法”、“摄魂之术”。 “新人迈步过连廊,花开上苑出凤凰。”说话间,两对新人已经步上了通往后殿的抄手游廊。 蒙着盖头的新娘子,在独孤文澜的相扶之下,亦步亦趋。穿堂过户之下,转眼已经走了如此长的时间。纵是有修为在身,她还是不禁腹诽道:“这宇文府邸,也太大了吧。” “新娘迈步登大堂,富贵荣华万年长。”老总管话音落处,后殿里细乐并十二对宫灯,便迎将了出去,虽是和风丽日,倒也新鲜雅致。 及至新人登堂入室,老总管便是躬身请王妃示下。 上官兰心看着眼前的新人,浅笑盈盈的道:“平儿,按南骞旧例。” 北颐王府娶亲,却要按南骞旧例,这可是再也没有过的事情。但尽管如此,这般言语一旦出口,在场之人却是全然不觉有什么违和之感。 积威之下,有谁敢怒,又有谁敢言? “南骞旧例?”独孤文澜相扶之人,此刻却是在心中嘀咕了起来。 眉眼好看,身量婉约的上官姨娘,向着那高居庙堂之上的独孤成夫妇二人,敛衽一礼之后,便以南骞话道:“一拜天地,一团和气。” 独孤益的新娘,显是听不懂这南骞话语,好在有傧相并喜娘在一旁帮衬,才不至于有所偏颇。 “二拜高堂,金玉满堂。” “夫妻对拜,相亲相爱。” “同进洞房,情深意长。” 在上官姨娘的主持之下,两对新人于礼成之后,便被送入了洞房。 还有坐床撒帐等事,俱是按南骞旧例,独孤成原为王妃作主,不愿也不敢违拗,不信冲喜之说,那知自新人步入大殿的那一刻起,自己居然象个好人一般,既是如此,倒也喜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