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23章 念慈师太 (第1/2页)
上一章:第622章五台山七步庵下一章:第623章石佛 七步庵曾是辉煌一时的佛家大寺,历史悠久,高人辈出。【】(hua.广告),最新章节访问:.。说 和五台山中的清凉寺、文殊寺、普法寺一样,早在五千年前的那场浩劫中,清凉寺也没落了下来。 三千多年前,须弥山迦叶寺忽然崛起,所修的并不是中土传承多年的《大日如来真经》,而是迦叶寺第一代祖师参悟而出的《法光宝佛心经》,威力强大,致使迦叶寺在短短百年间就迅速崛起为正道大派。 而相反,五台山中的这些古老寺庙,由于修真典籍多已失传,便日渐式微,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如今看来,这五台山佛家文化没落现象,比云小邪想象的更加严重,堂堂的七步庵,竟只有剩下了十几座庙宇殿堂和几十间泥土茅屋,甚至还远远不如峨眉山脚下的慈云庵气派,真是让人感到惋惜。 和妙真师太说了一会儿话,云小邪渐渐得知了眼下七步庵的状况,如今的主持是念慈禅师,念字辈的除了念慈主持之外,只剩下了一位念嗔师太,至于其他数十位弟子,都是妙字辈的年轻弟子。 妙真,正是念慈主持座下的小弟子。 现在整个七步庵前前后后加起来,才三十多人,如今正是晚课的时间,大部分人都在后堂唯一完整的禅室中做晚课,所以整个七步庵显得冷冷清清,只能隐隐听到从后面禅室内传来诵念经文的声音。 来了蜀山的贵客,妙真丝毫不敢怠慢,领着云小邪与李铁兰在前面残破的大雄宝殿和其它几个偏殿转了一圈,包括最庄严的大雄宝殿在内,几乎所有的殿宇都残破不堪,不仅房顶上到处了破了大‘洞’,甚至连周围墙壁与供方佛祖菩萨神像,也残破不堪。 云小邪与李铁兰都是默然无语,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云小邪打死也不相信,这就是七步庵。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云小邪还以为这已经是废弃多年的古庙,怎么还能住人? 夜深了,诵念经文的声音在渐渐的停息了,妙真带着二人走向了唯一一座保存还算完整的偏殿,位于大雄宝殿的正后方,上书“贪婪殿”,匾额也是破旧不堪。 在贪婪殿的左右两侧,还有一副深刻在木柱上的对联。 上联是“佛祖笑拈‘花’,贪婪忘义财无路。(hua.’)” 下联是“陶朱皆行善,舍得兼仁自有财。” 这幅深刻在贪婪殿前石阶木柱上的对联,和周围的建筑相比,似乎年头较新,这个贪婪殿应该有数千年的历史,而对联似乎最近几百年才刻上去的。 晚课结束,从贪婪殿中不时的走出身着补丁,身穿麻布素衣的‘女’尼,多数都是中年,只要少数几人年纪较轻。 这些尼姑佛法修行都是高深莫测,看到云小邪与李铁兰这两个外人出现在庵中,这些尼姑也没有多少惊讶,只是看了一眼,经过两人微微双手合十,便离开了。 在所有尼姑都离开贪婪殿后,站在月光之下的云小邪,怔怔的看着面前的那副对联,有点出神。 这些深深镂刻在坚硬木柱上的字,字体圆润光滑,似流星闪烁,每一个字,每一笔每一画间仿佛有尚未消散的灵气佛力。 妙真上前,道:“这是我们七步庵一位前辈在三百多年前离开时所写的,她说,世人皆贪婪,对金钱贪婪,对名利贪婪,对美‘色’贪婪,故将这座殿宇改名为贪婪殿,并以指力写下了这幅对联。” 一直没有说话的李铁兰,忽然惊讶道:“以指力在这坚硬的金丝楠木上写下这幅对联,入木四分,百年犹新,佛力不散,七步庵果然名不虚传,不知那位前辈法号是?” 妙真默默的道:“她是我们七步庵三百年前的主持,法号净水,已经离开此处超过三百年了。” “净水师太?” 云小邪眉头一挑,喃喃道:“怪不得佛力如此高深,原来是净水前辈。” 妙真道:“你们随我来吧。” 云小邪与李铁兰,跟着妙真走进了贪婪殿,也不知道是慈云庵实在太穷还是别的什么原因,除了供奉佛祖神像的神案上点着三支蜡烛之外,其它地方并未有蜡烛油灯,整个贪婪殿显得有些昏暗。 此刻,大部分的普通弟子都已经做完晚课离开了,只剩下坐在佛祖神像前打坐静修的两位面容苍老枯槁的老尼,穿着都差不多,都是最粗糙的青灰‘色’布料,极为朴素。 云小邪与李铁兰急忙上前弯腰行礼,不敢怠慢。 听到声音,这两位老尼都同时睁开了眼睛,目光落在了云小邪与李铁兰的身上。 不同是,那位较胖一些的老尼姑,目光最后落在了云小邪腰间斜斜‘插’着的那根短棍之上。 而身边较为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