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三章:超文本传输协议 (第2/2页)
视频,是绝对别想的。 还等5年。 奔腾和windows视窗cao作完美兼容,也代表着电脑正式进入鼠标时代。 至少范阳勉强看得过去了。 键盘的右手边放着一个鼠标,桌面是灰白底色的windows3.0。 cao作电脑的是个金色头发的外国女人,正用鼠标在上面点点点,在玩蜘蛛纸牌。 范阳也有心卖弄一下,毕竟这个年代并不是谁都了解电脑的。 笑着问道:“你这是奔腾处理器吧?” 阿伦眼神一亮:“你是留学生?” 范阳摇头:“比较关注而已。” “耶,你不敢相信它的魅力,我可以告诉你它是最最最好的。” 范阳笑道:“可以给我看一下你们网页么?” 高路跟他们的合作关系是,五湖论坛上招商过来的。 需要说明一点,电脑是电脑,互联网是互联网,是完全独立的两码事。 就好像电话是电话,电话线是电话线一样。 互联网没出来之前,计算机已经发展了20多年。 所谓互联网,只是利用网线,将一台台个人电脑,串联起来而已。 这里面有个叫Tcp/ip,网络通信协议,为每台加入的计算机分配一个ip地址,相当于这台计算机的名字,方便识别,让两台计算机可以互相传输数据。 目前,美国的互联网是用电话线传输,也就是“拨号上网。” 能够互相传输和访问,最原始的传输,仅仅局限于文字。 但文字太单调。 可不可以图文并茂呢?把图片和文字交叉排列,达到传统印刷媒体的排版效果呢? 能。 活人岂被尿憋死。 1991年,博纳斯.李,发明了一种全新的编写方式,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缩写,意为超文本传输协议,将文字和图片共同排列,作为一个HTML的文档展示在网络上。 一打开,就像个全彩页的书籍一样,有图片,也有文字。 说起来也挺有意思,外国蛮多重要的发明,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博纳斯.李是麻省理工的教授,他开发超文本传输协议的目的,只是为了向他的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和分享论文。 但学生该怎么看呢? 到哪儿访问? 于是这位牛人,顺便,发明了IE浏览器。 给了IE浏览器“地址”的概念,抬头便用:加上.ch。 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网址,第一个“网页”。 后来info的概念太笼统了,就改成worldwideweb,世界宽带网络,,中文译名万维网。 这一发明轰动了全球,博纳斯.李出乎所有人意料,他拥有这一专利,完全可以坐拥亿万财富,可是他却决定无偿奉献出来,免费提供给所有人使用。 不收一分钱。 有着IE浏览器的免费在先,也导致后来的浏览器都继承了这一传统,任何网上的东西都可能收费,唯独浏览器,不管什么品牌都是完全免费。 “网页”的集合,就叫做“网站” 现在的美国到处都在建网站,而Work公司,作为很有资历的erp软件开发公司,当然也搭上了这一波热潮。 收费编写网页,受到美国ups快递公司和西雅图海关的委托,建立了西部第一家外经贸信息网站,到各大论坛招商。 高路作为连云港的行业领袖,收到了他们的邀请。 比老马早了整整两年。 其实早就该过来了。 只是高路也下不定决心,一个小小的子页面,就是将高路的公司挂到西雅图外经贸的网站上,留下电话号码,地址,联系方式,可以让美国公司看到,就要付出3万美金的高额代价。 要不是范阳坚持,或许高路还不会过来。 书客居阅读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