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七十五章:互联网 (第1/2页)
贾景元和李麒麟也是接连附和。 在这方面还是很有共识的。 高路又说道:“靠人力成本,总不可能一直的廉价下去,失去了人口红利呢?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而咱们国家的科技谈不上强啊,在20个关键科技领域,能占到的能有多少呢?尤其是在材料科学和信息化产业上面,更是脱节严重,想要引进何其困难?” 这种说教,范阳都极其拿手,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是点头称是。 高路说道:“尤其是互联网。” 铛…… 范阳就觉得,像被什么东西砸到脑袋上。 从高路嘴里听到什么故作高深的内容,他都不会觉得吃惊,毕竟他行业领袖的位子在那里摆着,说点利国利民的大话又怎么了?又肿么了?别人有那个底气。 但随之一句互联网,却把范阳雷得个外焦里嫩。 要知道93年,互联网这三个字,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词汇。 这个时候,中国互联网前几人的马云,还在杭州做翻译,马华腾才刚刚大学毕业,民间对互联网的认识,几乎是一片空白。 就连马云都不知道。 然后,中国加入互联网是1995年,同年4月,马云创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公司,开发中国黄页。 而真正的开始发展,是在1997年。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成为历史上的中国企业崩溃之年。 这一年,巨人大厦停工,三株瓦解,秦池崩盘,任正非开始制定“华为基本法”。 而同样是这一年,26岁的丁磊创办网易,两年过后,便在纳斯达克敲钟上市,2003年便成为中国首富。 还有29岁的软件工程师王志东成立新浪,张朝阳成立搜狐。 这一切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注定,电商和实体之间的冲突很早就埋下伏笔。 是中国企业崩溃之年,也是中国互联网的元年。 能在93年说出互联网这三个字,就很了不起了。 就很突然的样子。 范阳咳嗽了一下,装作不知道的样子问道:“什么网呢?” 高路一副你果然不知的样子:“叫互联网,互相帮助的互,联合利华的联,网是蜘蛛网的网,但这里不是蜘蛛网的意思,是网络,电讯,信号传输。” 害怕范阳理解不了,高路顺手扯下范阳口上别的钢笔,在范阳的演讲稿上写下三个字,互联网。 “交互,联络的意思,就跟打电话一样,他是用一根信号线,就跟电话线一样,把他的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但跟打电话不同的是,电话只能传输声音信号,但互联网可以上传图片,文字,可以在网上写信,并且可以永久保存,还有个东西叫做网页,比如我的一张相片,一个记,我可以传到互联网上,其他的人只要输入一行英文字母,就能跳出来看到,就能保存到这个网上,能理解吗?” 贾景元楞了,抠着脑袋想了半天:“什么乱其八糟的,还不如说个蜘蛛网呢,能打电话谁还写信啊?搞不懂你什么玩意儿。” 李麒麟也是连连摇头:“从没听过。” 范阳笑了,要说这些做外贸的,出国算是家常便饭,见识比一般人要强得多,对国外的见闻也是很熟悉的。 连他们都不知道互联网? 不过一想,这也很正常。 要说电脑这玩意儿,在座的几人全都知道,中国也能买到,但作极其复杂,还是dos系统,在应用方面主要是工业方面,用来控制机器。 而互联网,就完全是陌生的东西了,不仅中国,就算米国曰本,也是最前沿的科技。 就跟高路讲述的一样,互联网最初的开发目的,还真就是为了通讯。 冷战时期,米国人总是担心现有的通讯体系会被苏连摧毁,天上的卫星也会被打下来,就秘密的研究另外一完全不依靠卫星的有线传输通讯体系。 这个体系极其特殊,是建立在电脑的传输上面,开发了第一tcp/ip网络协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