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三章:商品经济 (第1/2页)
商品经济,商品,发展到曰后将形成一个无比庞大的学科。 HS海关编码22个大类,95章,光是二类目商品就有5113个种类,还不算品牌。 加上品牌的林林总总,整个人类活动产生的商品有超过10万例。 加工而成的制成品类,更加的名目繁多。 范阳一路辗转,也算走过很多地方了。 从四川,到沿海,途经陕西。 这些地方的商品已经非常丰富。 可走到新缰,真的再一次刷新了自己的世界观。 怪不得以后要投资西部大开发了。 而令人无比郁闷的是,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以失败而告终。 搜集到眼前的商品,摆满了小半个屋子。 不得不说,员工还是很用心的。 每个商品上面都贴着一张标签,注明在哪里可以买到,多少价格,生产厂家也进行了标注。 可全是破烂货。 范阳注意到左边一堆,墙壁上标注着:副食品。 结果一看厂家,全是建设兵团旗下的厂家生产的。 饼干,清一色的葱油饼,要不就甜薄脆,还有最土最老的那种夹心饼干,里面一层白色的食用糖精。 最郁闷的是外面的包装,就是透明塑料缠了几圈,夹着一张纸打的标签就算完事儿了。 完了就是小酥饼,老婆饼,糖果类就是水果糖,夹心糖,毫无疑问,也是最老最土的那种。 全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供销社的商品水平。 拿来卖给老农民的那种。 唯独几包统一企业开发的清真方便面,还看得过去一些。 只有很少的几种商品,是新缰本地生产。 除此之外还买了很多可乐,饮料,膨化食品。 翻开过来一看,全是外地产的。 “这些什么玩意儿?”范阳忍不住问旁边的顺子。 顺子还没觉得哪里不对:“霜霜姐带人去小卖部买回来的。” 即便康定,也不止这个商品水平啊。 但想想范阳还是释然了。 康定距离并不算偏远,成都的商品就可以完全覆盖过去。 可新缰,的确太过偏远。 93年,沿海的城市和西部各省,就像两个国家一样。 可实事求是的说,沿海的商品也处在积极开发当中,仍然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 拥有资本的企业家,和大的生产厂家,根本不愿意往这边进行转移。 西部大开发,原本是打算开发新缰,甘肃,陕西,云贵川。 结果资金方面,除了划拨以外,自由资本全部涌入成都去了。 范阳埋头一看,就过去了半个多小时。 霜霜带着人回来了。 听说范阳在看商品,推开门走了进来。 看见范阳脸色不快,站在一旁没有说话。 “这不怪你,我只是感到有点为难,来你给我介绍一下。” 霜霜简单的总结了一下,原来霜霜也很为难。 霜霜经过了锻炼,尤其是跟着范阳的耳濡目染,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知道商品的概念,也知道出口西欧发达国家,需要什么样的商品。 可逛遍了乌鲁木齐几个大的百货商场,和大大小小的巴扎,唯独商品丰富一点的,居然是居民们自己开的小卖部。 百货商场都还停留在供销社的水平。 嗅觉灵敏的批发商,已经开始大举进驻新缰。 大批大批的倒爷,拿着广货,杭货,也开始大举进军。 只不过价格死贵。 新缰距离实在太偏远了,要知道以后的各大网商平台,全国包邮,但会排除新缰,还有一个就是内蒙。 霜霜还是挺尽责的,但无奈对商品的认识还是太少。 范阳没心情了。 看来自己想丢手,短时间里决不可能。 “老哥你安排煮饭,霜霜你跟我进来。” 范阳都还不死心。 把霜霜带到饭厅,铺上纸笔。 “我以前忽略了,也没有时间对你们进行专业的商品培训,你们寻找起来,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