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二章:坚守底线 (第2/2页)
给对面的郑处长扔过去一根烟:“那400万的贸易合同,进行得怎么样了?” 说到贸易合同,郑处长眼中一亮,对新来的马厅长闪过一丝敬佩。 英国人已经很有诚意了,既带来投资,还送上一份400万美元的贸易合同。 却没想到马厅长寸步不让,别人来者是客,却提出堪称无理的一系列要求。 不能采购粮食,棉花,羊毛,矿产资源,甚至连甜菜都不让采购。 新缰目前的优势资源,丝毫不让。 “顺利,就只剩下细节了。” 马厅长点点头,又问道:“对方的反应呢?” 郑处长脸色微微一变。 “照实说。” “略有不快,其他的都协调好了,唯独德国的一家啤酒厂,想采购一定的啤酒花,自从上次过来考察之后,对我们的麦芽和啤酒花评价非常高,愿意展开深度合作,还表示想要在这边投资农场,英国人的意思,是让我们适当满足一下,毕竟这些集团公司也不是铁板一块。”郑处长答道。 “这个坚决不行,民族工业寸土必争,目前发改委正在筹备几大啤酒生产基地,我们扼守西北重地,更要为国家看守门户,以后我们自己都不够用,再拿资源换市场,再拿市场换集市,这一点也不行,至少在我任上坚决不行。” 郑处长不敢再争,连忙点头表示明白。 但转瞬,摆出一张苦脸:“这个,这个。”搓了下手掌:“我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说吧。” “希望厅长也理解一下我们工作中的难处,这批来的两个英国人,真的是很有诚意了,都答应了,唯独这个希望照顾一下,啤酒花就算了,麦芽呢?是不是象征性的通融那么一小下?” “麦芽,不是不行,但这一次不行,目前我们新缰,还处在比较原始的生产状态,工业和农副产品都丞待发展,我们更应该借助这一次的机会,让西方世界认识新缰,了解新缰,除了棉花和羊毛我们就没有其他可供出口的吗?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寻找,拓宽出口的项目和渠道,也为经济开发区的商品经济起个好头,另外,还要让西方国家,充分的意识到新缰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我们处于欧亚大陆的腹地,经济和交通大动脉,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什么眼光就非要落在传统的项目之上呢?我还是那个意见,维持不变,你们注意照顾一下外商的情绪。” 马厅长态度坚决。 郑处长则出了一背冷汗:“是,是,一定贯彻落实。” “你把我的意见,再一次向各个兄弟单位都转告一下。” “是,还有一个事情要向您请示,是关于计划商品的,他们拒绝了几大国贸公司,自己带了一个贸易公司过来,让他们来全权负责,而我们只是配合。” 马厅长略一皱眉,沉思了一会儿:“可以,毕竟双方都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这家公司具体情况了解吗?” “已经初步了解,是连云港的一家贸易公司,注册时间不到半年,据外商介绍,曾负责英国四十八家集团在连云港的集装箱调度业务,对他们的需求比较熟悉,目前也跟随外商来到了新缰,下榻在区委招待所四楼,负责人叫范阳,是一个年轻人。” “年轻人?” “非常年轻。” “让他明天过来一趟吧。” 而范阳这边,简单的吃了晚饭,去新华书店购买了两本新缰地理图册,纸,笔,召集贸易小组的几个人到自己房间,开始策划了。 床铺上的被子已经被搬到一边,其中一本地理图册已经被撕开。 在床铺上东一张西一张的平铺着。 范阳只穿一件衬衣,撩起袖子,站在一旁咬着笔杆。 眼前的图册,已经把新缰的大概区域,理出了一个头绪。 新缰全境6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6分之个中国那么大。 一共分为3个地区。 阿泰勒,塔城,昌吉,哈密,吐鲁番,阿克苏,伊犁,和田,喀什,巴音郭楞,克孜勒苏,博尔塔拉,乌鲁木齐。 这些都需要一个一个的调查,摸索。 “工作量很大,但是收获必定很丰厚,这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新缰,先从昌吉开始吧,昨天才从05团场回来,你们先谈谈看法,总结一下。” 段正兴首先举手:“回族自治州。” “你这不是屁话,说点有用的。” “还是我来吧,我对这边熟悉一些。”卢正山站了起来。 “嗯,你说。” 雯雯,钟婷,便拿起纸币开始记录。 “额,不好意思,你们想了解什么?” 范阳一阵无语。 “从地方上的特产开始吧,目前可供我们cao作的东西不多。” “哦,那边是天山脚下,山上有冰川,雪山,山脚下有草原,农田,湖泊,那边比较出名的是麦子吧,大麦,对了,还有向日葵。” “向日葵?很多吗?” “多,那边土地多,不愁灌溉,对了还有红花,菊花,嗯,还有番茄。” “番茄?量大不大?” “大,新缰起码一半的番茄和土豆,都是昌吉出的吧。” 范阳一拍大腿:“好,这手信息非常有用,看来昌吉是个农业大洲,大有可为,首先番茄记下来,出口欧洲,番茄酱正好合适,以后还可以长期经营,这个,还要添加到咱们的商品目录。” 这就算是一个商品了。 两个女孩儿连忙记录。 “另外向日葵也记下来。” 雯雯抬头问道:“咱们是要卖瓜子吗?” “不,榨油,向日葵如果种植规模大,必有蜂蜜,我判断当地人肯定有相关的加工产业,葵花籽油,葵花蜜,都可以记录下来。” “另外,大麦的话,应该是酿啤酒的原料吧?红花又是个什么东西?难道是藏红花?”范阳问道。 “是啊,大麦主要做麦芽,拿来熬糖或者酿酒,昌吉大麦产量很高的,好像还拿了国家农业什么奖的,红花的话,我也不怎么清楚。”卢正山答道。 “行,记下来,其他还有吗?” “化肥算吗?氮肥,钾肥,石油,天然气,那边化工厂挺多的,好多大型企业,都是以前的老厂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