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眼红 (第1/2页)
除了卖羊毛衫的,还有卖蚕丝被的。 也是化纤的。 除此之外人造革冒充皮衣,波斯纶冒充貂皮大衣的,劣质运动鞋,人造革皮鞋等等。 传统行业,衣食住行,衣这一方面,可cao作的空间是最大的,广州外贸,杭州外贸,大量的原厂PY,盗用国外大厂的设计,让这些产品在外观上很有竞争力。 尤其是运动鞋。 新缰的自然经济强劲,手工业发展得比较好,重工也还不错,有大量的油田和矿井,可轻工方面,就很差了。 这些少数民族哪里懂得这些,前几年见都没见过。 就连内陆省份也是一样。 一个小摊上,动不动就几百双鞋,随便一数也有几十个款式。 也是各种粗制滥造,就卖个外观。 交易的状态比羊毛衫还更火爆。 也正是这些大量的新式服装,鞋子,支撑起了数量庞大的倒爷大军。 贸易小组的5人,肯跟着范阳来到新缰,各怀打算。 两个女孩儿完全是下意识的决定,年轻女孩儿比较单纯,喜欢上了就会变得盲目,只要跟着范阳就行。 段正兴,是一心想要接手管理,做下一个刘鼎新。 只有两个小伙子,一个叫王杰,一个叫杨建中,才是一心想要涨见识,找机会的。 两个小伙子看着巴扎里火爆的交易状态,大张大张的钞票频频收进包里,被刺激得不轻:“太吓人了,这一天得挣多少钱啊?太赚钱了吧,咱么以后会做这个吗?范总。” 范阳却摇头:“你没注意看么,这些人都是一伙的,没人罩着,你敢单枪匹马的过来?” 这边的运动服,羊毛衫,手套,鞋子,在巴扎的后半段一家挨着一家,有些是扯张油布直接铺在地上,讲究点的支顶帐篷,卖大衣的放两排衣架,粗略一数,至少不下三四十家。 一个摊子好几个人经营,有男有女,范阳一连逛了七嘴的河南口音,俺,恁,中不中?中,弄啥说楞啥。 对这种情况,范阳心里有数。 从货物的数量,款式种类来说,这背后肯定有个河南的大倒爷,这些人搞不好是给他打工的。 因为刚起步的倒爷,一般没那么多资金,大包小包的扛着爬火车,你能带进来多少? 小倒爷到偏远地区,一般是卖手套和袜子的居多,因为这不占地方,两大包就能带上几千双,卖得慢一些,但利润足,才能支撑得起几千公里的长途运输,消耗。 像这一溜摊子,服装和运动鞋至少能数出好几十种款式,从那些运动鞋来看,搞不好还是应季的新款,大衣,外套,运动服,棉毛裤,都是一水的杭货。 这肯定是用火车皮发过来的。 这背后的大倒爷,在这边经营的时间很长。 经验很丰富。 是已经扎根落地的倒爷了。 惹不起。 两个小伙子眼巴巴的看着范阳。 “咋了?眼红了?”范阳问道。 “没啊,咱们不是做市场调查吗,咱们不调查这一块儿了?”杨建中说道。 “你忘记我出发的时候说什么了?来你告诉我,早上我安排的考察内容是什么,有这些乱七八糟的衣服鞋子吗?”范阳语气严厉。 杨建中一阵窘迫,他没想到平时总是笑眯眯的范总,一下子这么严肃,不敢对视,埋下头去。 “别去眼红这个,好好跟着我干就行了,别犯傻知道吗,这里不比连云港,你别怪我说重话,到地方上一定要谨慎,不是我吓你,说重一点命怎么丢的都不知道。”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除了四九城的倒爷,就数湖北,河南,这两个地方的倒爷厉害。 这两个地方都是内陆省份,有居中协调的作用,紧挨着安徽,浙江,江苏,进货方便,所以倒货成风,豫鄂两地又是吃面粉,裹黄泥长大的,自古民风彪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