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国际倒爷_第一百七十一章:波特兰.罗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一章:波特兰.罗素 (第1/2页)

    范阳的神态轻松,心里多少有点暗爽的感觉。

    摇摇头。

    自己这段时间也是有点膨胀了。

    外贸这个行业,同行并不一定就是冤家。

    一般是不会往死里得罪的。

    可贾景元除外。

    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潘蓉又走了过来:“范总,刚那个远泰公司的贾总,打来电话,说下午两点有两位曰本客户要过来。”

    “还来?”

    “贾总说让您务必做好接待工作。”

    “给他们回电话,告诉他们改天再来,今天真的没空。”

    潘蓉刚准备走,范阳说道:“我们大概三点多的样子回来,迎接的这位是我们公司重要客户,刘经理也要一起去,你组织一下人手,在公司楼下迎接一下,快到的时候我给你打电话。”

    “我来吗?”潘蓉有点小惊讶。

    “我们先走了。”

    布莱恩嘛,也是死要面子的,上次坐自己的切诺基,百般嫌弃。

    买了奥迪,咋可能不嘚瑟一下。

    范阳,刘鼎新,大军,一人开一辆车,再叫上公司两个女孩儿,就往外贸街过去了。

    还得去接霜霜。

    外贸街只有零零散散的几家铺面,头顶是一座立交桥,没有生活圈,完全不在原本的城市规划之内,就因为靠近码头,久而久之,自然形成的马路市场。

    这是一条入城的必经之路。

    从外贸天桥下来,这里有前往市区的公交车,也有一溜的出租车,还有脚蹬三轮。

    也是一个交通集散枢纽。

    前来迎接外国客户的,也会把车停在这里。

    再往里面走,车就开不进去了,被大大小小的摊位占满。

    范阳车还没有停稳,就涌过来一群发传单的。

    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就从驾驶窗往里扔传单,还有些卡在门把手上面,卡在挡风玻璃上面。

    要是出去逛一圈,整个挡风玻璃会被密密麻麻的传单给塞满。

    这个时期的连云港外贸,就有这么火爆。

    92南巡以来,民间外贸厚积薄发,几乎在一夜之间,就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连云港这边算是温柔的。

    要上海才是真的厉害。

    国内快递界的四通一达,申通快递,也是最早的民营快递公司,创始人是一对夫妻,丈夫名叫聂腾飞,夫人名叫陈小英。

    国内的实体经济,在方方面面,都和当年火爆的外贸离不开关系。

    93年,正是杭州外贸最火爆的时期,火爆到了什么程度?每天报关的数量,海关根本处理不过来,于是就兴起了这样一项规矩,积压的报关文件,一概不处理。

    同时针对服装贸易,报关一律简便处理。

    杭州的外贸服装,必须在敲定合同的第二天,一天之间,就要完成所有的报关手续,第三天就必须装船。

    要不然一压,就不知道压到什么时候了,一个环节都错不得。

    可把报关文件,从杭州送到上海,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时还在杭州打工的聂腾飞,和陈小英夫妇,一穷二白。

    他们就靠一辆自行车,一部电话。

    到乔司镇服装产业工业园区。

    乔司镇是浙江服装产业最密集的地区,也是发展最早的地区,当时杭州外贸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厂家都集中在这里。

    方桥工业园,博卡工业园,博世工业园,三鑫工业园,五星工业园,朝阳工业园……

    等等等等,都是后来的事了。

    可见杭州外贸服装的强大。

    聂腾飞和陈小英,就到乔司镇一家一家递名片,留资料,当时他们的宣传资料就简单到只有一张D单。

    丈夫聂腾飞,就骑着一辆自行车,到这些厂家揽收报关文件。

    然后连夜搭乘杭州到上海的火车,为这些外贸公司递送报关文件。

    这样起家的。

    直到96年,他们的主要经营业务,仍是以加急报关文件直送为主。

    只不过这时候他们的经营网点,已经实现了跨区域发展,95年在上海,宁波,金华和东阳布点。

    96年,又在南京,苏州布点,成功连通长三角所有的重要经济点。

    开始转型快递业。

    到了9年,申通在长三角已经有了50多个网点,员工2000多人,短短几年,就成长为国内最大的快递揽收公司。

    也是快递业的创始人。

    可是很遗憾。

    9年,申通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国内快递业鼻祖的聂腾飞,在去宁波出差的时候,车祸去世了。

    陈小英叫来了自己的哥哥,陈德飞,两兄妹全盘接手了申通。

    独自扛起快递业领头羊的大旗。

    而丈夫聂腾飞的弟弟,聂腾云,这时候离开了公司,创办了后世另外一个快递业巨头,韵达。

    202年时,陈小英完成了战略重组,收购了天天快递,并且嫁给了天天快递的老总奚春阳。

    后来的中通,圆通,百世汇通,通通和陈小英这一帮子快递人离不开关系。

    陈小英和聂腾飞创业成功之后,把老乡都拉了进来帮忙,曰后乘着经济快车,都发展了起来。

    就造成浙江的桐庐,成为了国内的快递之乡。

    所有大公司都是桐庐人建立的。

    “老板看看货吗?家具,塑料,铝制品了解一下……”

    “老板,一次性筷子,塑料袋,塑料碗,环保可降解材料,物美价廉……”

    “宣纸,画纸,本纸,铜版纸,卫生纸,草纸了解一下……”

    一路上各种吆喝不绝于耳。

    这些都是外贸公司,和各大企业派出来的业务团队,大多在路边搞两张小桌子,一把遮阳伞,上面放着公司资料,传单,样品,占的地方也大大小小,经营较早的,已经把靠前的地方给占据了,帐篷摆了一两年。

    棚顶都发黑了。

    后面的这些,都是打游击的。

    范阳他们的摊位就在这最后面,没走几步就到了自己的摊位。

    霜霜带着几名新职员,正守在摊位前面。

    一看到范阳,齐刷刷的站了起来。

    范阳手一招,把霜霜叫了过来:“你交代一下,让他们先守着,跟我去接布莱恩。”

    “我也要去吗?他们不懂曰语啊。”

    “没事,今天下午就不摆了,现在截留的客户已经够了,让他们守着摊位就行,你收拾一下跟我走。”

    出来差不多2点了,几人来不及吃饭,在往火车站赶的过程当中,找到一家火锅店,预定了两桌火锅,声明下午两点半前来用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