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三章:运达四区 (第1/2页)
这尾巴后面几个卖广货小家电。 还有几家卖插头,电线,电灯,浴霸,洁具,灶具的。 也有几家卖家用音响的。 有一家先锋,一家EV,还要一家挂着**L的牌子,而隔壁有一家卖音响的,打着发烧箱的牌子,但一看就是广货。 在音响方面,广货也已经开始露头了。 但音响方面暴利的时代,还是要等到96年,VCD,家庭影院流行起来了之后。 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些小店门口,无论是卖音响的,线材的,甚至卖浴霸洁具的,外面总会放着一张木板,下面用两条板凳给支起来,给摆成一个货摊儿,上面摆着各式电吹风,剃须刀,仿造的瑞士军刀,甚至还有一些小玩具,玩具枪,玩具刀剑,玩具车什么的,也有俄罗斯方块机。 范阳心里就更加明白了。 这电器一条街背后,绝对有广东人的影子。 广东人最喜欢搞这一套。 一天到晚耳濡目染,很自然就学到了。 没事就到处跑,看到哪座城市,如果类似的行业空白,就会过来做这些方面的生意。 因为这些小家电,和快速消费品,其实道理是一样的,你单独卖一个电风扇,是活不出来的。 即便大品牌,也必须要多种产品,才可以把品牌撑得起来。 像美的,他不仅冰箱空调,电饭煲,洗衣机,都要一起弄,才够得上直营店,专卖店的规格。 所以这种广货渠道,也和地方上的副食批发商,次级经销商一样,有人专门批发的。 从广州选购各种小商品,小家电,大车小车的运过来,他自己不开设门面,就到处铺货。 而这个年代,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多半是广东人。 这背后的广东人,能力还比较强。 卖浴霸的都给铺上货了。 赊销吧? 范阳走到一家卖浴霸的小店前面,打听到:“老板,你这俄罗斯方块机咋卖的?” “60。” “这么贵?” “不贵,好玩,你过来看看嘛。” 范阳转身就走。 “哎回来,你给多少?” 不理老板的挽留。 又走到另外一家卖线材的,一问,也是60块钱左右。 赵光明小眼又是一转:“60块钱,利润这么高?我45块钱摆地摊儿,那便宜了啊。” 范阳没理他。 赵光明问道:“那我是不是把机子拿给他们,让他们帮我卖?” “你傻啊,汉中这块儿的广货,已经有人在做了,你没看明白么?这些外面的摊子,你不觉得眼熟么?中英街的。” “中英街?”赵光明想了一下:“好像是啊。” 又专程跑过去看了一遍,回来一脸古怪:“还真是中英街的,那玩具枪,打那个塑料子弹的,我还想过买几把回去给儿子玩呢,叫什么来着?” 赵光明抠着脑袋,使劲回想:“叫什么特来着?” “柯尔特。” 赵光明一拍脑袋:“对,就那个什么特。” 这些广货产品,有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花花绿绿的塑料,什么都以塑料为主。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步入电气化时代,同时也步入了化工时代,塑料的问世,与合成塑料的进一步发展,堪称材料界的另一次革命,它可以循环利用,可塑性强,开模简单,注塑容易。 很快便渗透进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香港的制造行业,对于塑料,那是玩得滚瓜烂熟。 香港的李超人,就是塑胶产品起家的,建立长江塑料厂。 而李嘉诚是怎么窥到商机的呢? 1950年,那时候的香港,还以转口贸易为主,但工业已经开始冒头,在港岛的筲箕湾出现了最早的工业区。 五金厂,塑料厂,服装厂,橡胶厂,玩具厂,开始渐渐的多了起来。 以解决自身需求的不足。 当时的塑料还是一个新兴产业,李超人首先发现的,是塑料桶的商机,淘汰传统的镀锌铁桶。 这中间的优劣,是显而易见的。 镀锌铁桶,笨重,使用周期短,生锈,价格还贵,关键长得还丑。 而塑料桶,轻便,使用周期长,不生锈,价格便宜,关键还整得好看,上面可以印花,印字,颜色也花花绿绿。 这种材料上的革命,和产品转型期间的暴富浪潮,是最显而易见的。 良币驱逐劣币,新型淘汰旧型,处在这一时期,又恰好在这个产业,就是机遇。 好比电视产业,液晶淘汰显像管。 手机产业,彩屏淘汰黑白屏,大屏淘汰彩屏。 塑料产品的问世,为现代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李超人投入5万港币,购买二手设备,创立长江塑料厂,第一批产品,50支玩具手枪。 然后塑料桶,塑料水壶,塑料玩具,可在当时的香港,销售拖了严重的后腿,塑料产业从英国一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